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随先辈遗迹 体悟红色精神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SH

为贯彻落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时代精神,8月4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赴河南省红色足迹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线上对南阳市邓州市红色人物进行探索并了解其革命事迹。

走近红色人物 寻访先锋模范

因疫情影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赴河南省红色足迹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8月4日在线上开展了红色人物及事迹学习活动。实践团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了解先锋模范,通过百度词条,科普视频等等途径,探索先锋模范的红色事迹。

团队成员了解到一位1918年7月出生于邓州市桑庄乡韩营村的著名教育家韩作黎,他1934年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堂,1935年考入县立初级中学,韩作黎特别下功夫,使各门功课都获得优良的成绩。1938年冬,他结识了一位高中生,在其帮助下,他读到了《解放》杂志和陈云同志的《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书刊。193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后来他考入了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地下党在学校的支部书记。为了宣传革命思想,他用“黑黎”的笔名给报刊投稿,1941年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小胖子》,描写一农村少女的觉醒,发表在姚雪垠主编的《中原文化》上, 在师范二年级时,做党的地下工作,请假逾期未归被学校开除。经党组织安排,到山区当了小学教员。皖南事变后。党组织调他去延安。

通过对他的文献进行整理实践成员发现他写的《我是怎样反省自己的》一文,刊登在当时的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上,编者指出韩作黎的学习精神是青年党员学习的榜样。1945年初春,党中央组织部又派他到延安八路军抗属子弟学校工作,从此他就为党的教育工作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那里他先做教员,后当教导主任。他始终遵循着八个字:“耐心说服,启发教导”。

接着团队成员通过观看一些采访了解到曾经有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李久铭,在家乡当过儿童团员,入校后淘气得出奇,老师和同学都要求领导准许他辞去教导主任,去担任李久铭那个班的班主任,他细致了解了李久铭的经历,发现其优点、长处,耐心启发教育,终于使其转变,成为一个好学生,后来出国留学,成为研究稀有金属的专家。

实践成员结合历史背景以更深刻地理解形势,1946年深冬,战局紧张,我军撒离延安,学校也随之撤退。敌人闻迅尾随追来,两面包抄,情况万分紧急,五百多名学生,六十名教员和工作人员,只有几支步枪、手枪、几十颗手榴弹和十几头牲口,这些孩子,大的有十三、四岁,小的只有七、八岁,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证这些革命后代的安全。

这支队伍在行进中,由于山道狭窄,一只牲口受了惊,疯狂跑起来,随时都可能滚下去,把四个孩子摔进山沟里。韩作黎跃到路边,用肩膀死命顶着“架窝子”跟着牲口飞跑。突然牲口扬起前蹄,向前跨越,把韩作黎撞了个趔趄,牲口带着“架窝子”卷着四个孩子滚下山坡,他毫不犹豫也跟着滚下坡去,脸撞破了,他顾不得擦血迹就去抢救孩子。

幸运的是孩子们被反扣在“架子窝”里安然无恙。就这样,他们历时八个月,行程二千余里,尝尽千辛万苦。在党中央派来骑兵保护下,渡过黄河,到达安全地带,孩子们无一人受伤。从韩作黎的事迹中团队成员深深感受到了一位共产党员,一位教育者所具有的无私奉献,悉心感化育人的精神。

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保护革命后代,韩作黎先生所表现出来的教育者身上的无私奉献深深感染了实践成员,近一步搜索了解了一些邓州市的伟大教育者,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巨大的保障,这就是伟大的先锋模范。

开展语音会议 交流心得体会

傍晚时分,党史学习实践团负责人组织大家线上分享本次学习的思考感悟,实践成员一致认为该活动让实践团队成员对红色历史、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加深了队员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感悟到先辈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加深了对新中国成立过程艰苦奋斗历程的了解,深刻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珍惜当下的和平环境,也坚定了队员们努力学习,建功中原的决心。

会议最后团队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历史因被铭记而永恒,精神因被传承而发扬,对于大学生来说,中国革命历史就是最好的催化剂,重温伟大历史,让正能量在心中永存。大学生的初心是传承,大学生的使命是奋斗,初心和使命只有在沿着老一辈的脚步上行进,才能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传承红色基因,人人在路上,人人在行动。

图为韩作黎先生与雷锋像合影。图片来自百度

图为韩作黎先生。图片来自百度

图为小组成员线上开展语音通话截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63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追寻先辈足迹,探访红色故事
为贯彻落实“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时代精神,8月6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赴河南省红色足迹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于线上对南阳市邓州市红色故事进行分享学习。追寻先辈足迹探访红色故事因疫…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 到峄城区人民法院调研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到峄城区人民法院调研学习基层矛盾化解机制和《民法典》实施的有关问题为了解学习基层矛盾化解机制以及进一步调研《民法典》实施的有关问题,7月23日上午,…
德院学子三下乡支教活动
大学生网德州8月21日电(通讯员李念念彭菲)7月20日—8月20日,德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暑假“三下乡”支教团队,一部分于德州市德城区袁桥镇社会福利院,展开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另一部分志愿者在各自居住地区进…
走红线看锦绣山河 缅怀革命先烈
走红线看锦绣山河缅怀革命先烈为进一步牢记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7月27日,在中共峄城区委党校讲师、红政教育中心主任刘宏军带领下,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一行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参观…
云上之行,你我同在
2021年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云上慧”志愿者以线上课堂的教学方式展开了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本次初次计划志愿者们分别对接两个贫困地区的学校进行支教活动。分别为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和湖北…
石大学子线上实践心得体会:文物中迸发的光
为了丰富自己对党和红军革命的认识,让即将到来的暑假过得更有意义,我加入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烽火炼初心”实践队,初定计划是去往井冈山红色教育基地,但暑期的疫情势头突然猛增,原定的线下实践只得…
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实践团到 峄城区北曹庄浩源生态采摘园调研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实践团到峄城区北曹庄浩源生态采摘园调研《民法典》助力乡村振兴相关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民法典》助力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保障相关问题,7月25日,山东理工大…
党史教育实践学,雷锋精神代代传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学党史,感知党的光辉成就,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8月2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胜利渠精神传承新时代
精神之渠永不断流,胜利渠精神传承新时代为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7月26日,在中共枣庄市峄城区委党校讲师、红政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刘宏军带领下,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一行…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深入基层调研厚德家风家训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治未来”正能青年社会实践团深入基层调研厚德家风家训及其传承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厚德的家风文化以及《民法典》的家风倡导条款的法理依据与社会来源,7月25日,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