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丨苏州大学文学院:用善文化和红色精神浇灌明日之花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任侠

导语:2021年7月13日至7月15日,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实践团队带着善文化和红色精神主题教育的系列课程走进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在这个多年来坚持以善文化育人的村落,实践团队提取当地“以善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传统,融入课程设计,借助汉字解读、名人故事、文化云游等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了为期三天六场的善文化主题课程,善港村当地20余位小朋友报名参加。依托善港村独具特色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学院,响应党史学习理论宣讲的号召,公益课堂也邀请到善港青年党员代表为小朋友们分享党员模范事迹,讲颂党史故事,开展真人党史教育课。

多维体验学习,共促崇善之风

趣味的理论学习结合沉浸式体验实践活动,是本次善文化主题课程教学的设计宗旨。公益课堂的老师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从文学经典研究的角度解读善文化,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文化故事,帮助小朋友们探索善文化的奥妙,同时还组织小朋友们绘画善行、剪纸缅怀、汇报展示、吟诗咏歌等,在充满交互体验感的文娱课程活动中,将善文化教育和红色精神学习融入生活,鼓励小朋友们积极面对学习上的困难,砥砺前行。

同时,公益课堂从文创衍生中获得灵感,把创造设计的思维实践引入课堂,设计了“巧手文创传‘善’心”的特色环节。基于小朋友们对“善文化”愈发清晰的认识与思考,陆怡雯邀请小朋友们结合两天的学习,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手工设计,为善港村创造一个文创形象。随后,大家热情满满,纷纷从生活所见所闻中提取设计灵感,通过图纸绘画、形象说明、黏土制作来展示自己对善文化的理解,创作出五花八门、新奇可爱的形象IP。

参与公益课堂的小泽(化名)表示,“老师们这几天讲的内容都很生动有趣,在《善字经》里我学到了很多礼仪知识,最后一天的夏歌诗会还和小伙伴们学会了唱《游子吟》。对啦,我给村里捏的警卫小狗粘土也获得了老师们的肯定,老师说很好的表现了勇敢无畏的警察形象呢!”公益课堂的李雨欣同学也为小泽颁发了“善文化使者”的称号和纪念品,小泽把自己绘画的“善主题”团扇和剪纸也送给了她,李雨欣同学十分感动,“我们给孩子们颁发‘善文化使者’和‘党史少年小将’的鼓励称号,是希望他们能把善文化精神以及在党史故事中学到的人生哲理带到自己的小小生活圈中,身体力行地从自身做起,影响自己家中的父母,影响学校的同学,甚至社会上的其他人,我觉得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相当有意义的。”

传颂党史故事,传承红色之魂

在公益课堂主题课“善德青年故事说”环节中,实践团队邀请到了善港村青年党员代表王熹,她向小朋友们分享了善港村党委书记葛剑锋的劳模事迹。她介绍了葛书记在六个贫困县的扶贫感人故事,阐述了葛书记“把善和爱洒向大地”的扶贫主题和“善有善为,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善登高峰”的口号,她说,“葛书记‘让善和爱温暖父老乡亲’的治村宗旨更是深得村民们拥护与爱戴,也是葛书记恒久坚持的目标和动力。”

随后王熹还引导大家一起讨论中国乡村发生如此巨变的因素。在小朋友们的讨论中,她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小乡村摆脱了贫穷与落后,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一代代人民公仆和新时代青年村官们的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正是有他们这般的人,大美乡村才有了如今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面貌,人民才有了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董晚雨同学还从嘉善县这个同样具有善文化基因的文化地域着手,讲述了袁黄与陈龙正两位嘉善人的故事,总结出一代代嘉善人对地方文化精神“地嘉人善,善气迎人”的传统美德的挖掘和传承。她还让同学们着眼于现代社会,把视角投向身边的善人善事,小朋友们也踊跃发言,分享了他们最近观看的“张桂梅”“茅学勤”等人的事迹。

董晚雨在授课后的教学反思中说,“为了更好地融合党史教育主题,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我们为小朋友们提供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就是因为我们意识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是亟待我们传承的,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开拓进取的红色精神传递给下一代祖国的花朵,浸润和浇灌他们。”

线上同步增效,织就向善之网

为了实现本次公益课堂实践效果的增效,除了线下实践活动,在线上团队还借助B站平台和微信平台进行课程的二次曝光和宣传,扩大公益课堂的受众范围,与院内、校内各学院以及以往合作的中小学校进行课程资源共享,把善港村的善文化传递到各地,进一步延长公益课堂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实现实践活动效果的长效化和常态化。

“善,德之建也”,团队希冀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明善的种子,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崇善向善,将善文化与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苏州大学文学院传统文化公益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供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7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古老的唢呐奏响新时代的乐章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6日调研团队来到歇马村,走访调查石鼓镇另一传统文化“青山唢呐”,通过前期走访调研团队准备采访青山唢呐的传人易礼强老师,调研团队到来时,易老师正……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油纸伞传承不进则退的过程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5日,骄阳似火的七月正如调研团队的热情,随着两天对油纸伞的走访,调研团队对油纸伞的热情逐渐高涨,按捺不住心中对制作油纸伞工艺的向往,25日上午,调研团……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相见石鼓镇以油纸伞结缘。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3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雨过天晴,清爽怡人,大雨过后的石鼓镇没了之前的酷热。调研团队开始了今天的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今天的工作依然着手油纸伞的走……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伞可再造,人却难寻

(通讯员:刘泽湘,连华)7月24日,通过两天在镇上走访,调研团队已经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了对石鼓镇油纸伞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权威的分析,调研团队来到了石鼓镇乡政…… 刘泽湘,连华 石鼓镇查看全文 >>

石鼓油纸伞——三尺伞面画尽历史

2018年7月22日,调研团队从湘潭大学出发来到湘潭县石鼓镇,走访调研油纸伞的制作工艺,诗经里对七月的描述为“七月流火”,而湘潭县这边的天气正是如此,上午到达时还是艳阳高照,酷…… 刘泽湘,连华。 湘潭大学学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用心陪伴,不忘所托
2021年7月1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萤夏志愿小队来到丹江口市土关垭镇初级中学开展支教活动。当我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让人揪心,这时会觉得支教工作很有必要,能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知识。尽管农…
湖北学子三下乡:奉献韶华铸师魂
暑假年复一年般如约而至,却又不似往年单调,有幸于2021年暑期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榉烨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与队友共同前往黄冈市营山县支教,我在这里与学生一起成长,进一步理解了“志愿”二字…
书法篮球齐推进,趣味课堂暖童心:“榉烨”三下乡团队之篮球进课堂
为了丰富乡村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乡村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赴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的“榉烨”三下乡团队于7月16日下午在营坊…
湖北学子三下乡:倾尽丹心育桃李,奉献韶华铸师魂
暑假年复一年般如约而至,却又不似往年单调,有幸于2021年暑期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榉烨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与队友共同前往黄冈市营山县支教,我在这里与学生一起成长,进一步理解了“志愿”二字…
中国湖北钟祥,又一次名列世界长寿之乡榜首,究竟有什么长寿秘诀
中国湖北钟祥,又一次名列世界长寿之乡榜首,究竟有什么长寿秘诀最近,中国湖北钟祥市又一次名列世界长寿榜首。那么钟祥到底有什么长寿秘诀,这里的自然环境又是怎样?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
湖北学子三下乡:离也依依,别也依依——榉烨欢送会
一粒种子总要找到一片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因为只有在那里它才能开出更加鲜艳的花朵;一滴水总是要回归大海,因为只有在波涛汹涌涌的大海中它才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而我们又何尝不是,本次榉烨三下乡志愿支…
湖北学子三下乡:趣味编程主题班会,让科技走进课堂
转眼间,我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榉烨三下乡团队的支教生活已经接近尾声,而最后一堂课是少儿编程课,这是一门充满趣味性以及创造性的课程,本次编程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了解编程的概念和学习…
汽院学子三下乡: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2021年7月2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青春火萤夏志愿小队在丹江口市土关垭镇初级中学开展结营仪式。年过九旬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曾经转述:“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麦子黄了,有再…
巾帼不让须眉,山理学子走进沂蒙山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
百年党旗红,大国盛世逢。为进一步了解党的红色革命历史,学习红色革命精神,“四海齐聚力·昭昭爱国行”实践团成员参观沂蒙山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探寻历史,感怀先烈。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对纪念馆…
“榉烨”三下乡团队之“爱国旋律”朗诵比赛
烈火七月,梅雨绵绵;西河河畔,美景无限。时光匆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榉烨”三下乡团队来到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已经16天了,志愿服务活动即将结束,为了丰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