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教育环境融入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宋洛蕻

教育环境上,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人格品质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只是在课堂里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效性和灵活性也会受到影响,要尊重大学生的独立人格,通过各种活动来为大学生提供合适其发展的种种条件,全面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一所学校共同的价值理念,纯正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能力,在校园充盈延安文化氛围,有利于更好地传递和弘扬延安精神。

1.开展相关活动,内化延安精神

一方面,学校可以请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或者他们的后辈来做专题报告,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实践体验中激发爱国情感,陶冶道德情操,从而提高践行延安精神的自觉性;还可以邀请有关教师和专家教授来讲授、普及延安精神,营造延安精神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社团可以组织“中国红色诗歌朗诵比赛”、“红歌校园行”等活动,以积极向上的红色文化为基调,宣扬延安精神,使当代大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敬仰之情。当他们听到《我要去延安》、《想延安》等红色歌曲,读到《回延安》、《延安,我把你追寻》等红色诗歌时,就会从内心迸发一种激情,和力量。将这种民族性的精神力量凝聚在一起,必会推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发展。延安精神将“红”在大学生心中,给大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从而内化了对延安精神的认可。;组织学生开展“微宣讲”活动,让学生们自己选取延安时期典型的英雄人物,讲述他们鲜活的人物事迹,并发散思维,运用艺术的形式再现,用自己的理解阐述这些人物身上的“延安精神”,自主参与的过程会让学生有更好地体悟。;在学校内部开展艰苦创业的教育,磨砺大学生的意志,使他们养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品行。

2.以校园媒体、网络为媒介,外化延安精神

高校应利用各种校园文化载体对延安精神进行宣传,巩固延安精神的影响力和教育性。如,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校报、新闻网、广播站等校内媒体宣传报道同学们身边涌现出的积极践行延安精神的人物,让学生们感受到同辈榜样的力量并自觉向榜样学习;同时,还可以在校园内镌刻英雄事迹,报道相关的英雄事迹、战役过程等,营造比较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此外,还要用延安精神净化高校网络舆论空间。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他们是随着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此情形下,网络无疑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将延安精神有机融入网络“新课堂”,重点是要建立富有生命力的延安精神网站或延安精神板块。具体而言,就是要将延安精神有效融入校园网的建设,创设独具魅力的网络“新课堂”,提升有效点击率,弘扬网络正能量。[]将延安精神融入网络“新课堂”,要秉持两大理念。第一是要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不断推出文化精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强调的是,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媒体的作用在于传递信息,无论传播方式发生多大变化,内容永远是王道。要将延安精神与大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针对大学生的需要不断创造出兼具历史厚度、思想高度、情感温度的高质量网络作品。[]二是树立“形式为后”的理念。只有内容,没有形式,是有缺陷的。只是硬搬硬套内容,无法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网络空间宣扬延安精神,必须避免将延安精神的内容“搬上”各类网络平台的简单做法,而是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和大学生接收信息的规律,对传播内容进行“再包装”,发散思维,增添创意元素,利用信息技术让延安精神内容“动”起来,善用“网络用语”让延安精神“亮”起来,以达到“圈粉”无数大学生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大学生所喜爱的微电影、微故事、晚安物语等方式生动地将延安精神的内容呈现出来,达到直戳人心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打造“云上延安”平台,运用虚拟技术,让枣园毛泽东故居、杨家岭革命旧址、张思德广场、延安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在网络上“活”起来,拓展延安红色文化资源的网络传播空间。通过外化的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前辈的价值追求中不断端正个人的价值取向,明辨是非思想观念,并解决好现实思想问题。

(三)教育方法上,注重延安精神的实践锻炼和熏陶感染

1.建立延安精神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增强现场感受和感染

建立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现场实践教学,会给教育者带来强烈的视、听效果和心灵震撼。例如,在枣园革命旧址通过张思德的故事领悟“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体会七大召开的朴素的会场布置,艰苦的环境,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力量。参观时进行现场讲解,参观后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通过实践基地的现场教学,使当代大学生充分了解到在物质及其贫乏、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广大延安军民仍然对中国革命保持着乐观精神,对共产主义保持者坚定信仰,人们仍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通过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无数革命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美好局面。聆听历史的声音,使大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境界得到升华。

2.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增强理论对大学生的育人作用,更重要的是要用实践巩固大学生的行动。

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予以支持。

其次,要建立大学生延安精神实践活动的长期有效机制。学校要对社会实践进行长期规划、明确安排,并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综合考评范围;同时,社会实践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实施,让大家普遍参与。

最后,要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例如,大力倡导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用强大的正能量涵养人,推进大学生奉献品格的形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延安行”活动,学生们在出发前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列出调研提纲,再前往延安进行细致调研,然后根据调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们在深入革命老区、体验老区生活、学习老区传统、服务老区人民的历程中加深对延安精神的体悟,增强对延安精神的认同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以雷锋精神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以雷锋精神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一、雷锋精神与新时代倡导的道德追求是一致的雷锋精神尽显人性之美,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宝贵资源,深藏着“崇高”的德性力量。雷锋精神中蕴含着对于他人与社会的“给予”“爱…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现状调研” 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黄冈市永佳河镇
7月22日,为全面了解湖北省各地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防范现状,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马颖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永佳…
三下乡——清风传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寻访家风故事
家风,又称门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一个家有没有好的风气,会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家风纯才能民风正,才能有良好的社会…
三下乡实践感悟: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防范带来巨大挑战,为充分了解我国政府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工作的现状,武汉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以湖北省黄石大冶市为调研地点展开了调研。在大…
延安精神教育内容融入
教育内容上:注重延安精神“化人载道”的作用延安精神历久弥新的法宝也在它的“化人”性,其历史价值的凸显和现实作用的发挥都是建立在育人的基础上的。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
武理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调研”实践队:深入基层访谈,巩固卫生安全
7月21日,为了解黄石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安全情况和防疫现状,武汉理工大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马颖老师的指导下,前往黄石庆红村和黄石开发区铁山区进行线下公共卫生安全调…
延安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人本”意识,形成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国家至上、集体为先的集体主义观念,凝聚起了一股心往一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现状调研” 暑期社会调研顺利进行
7月20日,为全面了解湖北省各地区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防范现状,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马颖老师的指导下,前往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四…
愿你我守好每一个春天
2020,“爱你爱你”,一个听起来十分可爱的年份,但是却带来了一个让人倍感意外的开端——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我们被迫隔离在家。中国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一切喧嚣被封印在四面墙壁之间,周遭皆是黑暗。但是…
武汉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观五大会址和八七会址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响应学校号召,值此建党百年之际,参观了中共五大会址和八七会址,实地感受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7月27日,实践团来到了位于武汉市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