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温暖在心动支教之旅|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 作者:廖孔港

【那些角落】

在上大学后的无数个瞬间,拿起镜头,拿起笔……我都时长想起这样一段话:“今天凌晨可能很多人享受了欧洲杯的快乐。与此同时,在美国的佛罗里达,也有伤亡一百多人的枪击案。很多人会觉得那个快乐的球赛跟我是有关的,那场人们的灾难跟我是没有关系的。这是我今天跟几个学生讨论的时候谈到的一个事儿。我特别希望年轻朋友,要有天下的胸怀,要有关于人类的视野。

你们一定要知道,你们在这里学习、将来工作,要有一个我们所说的终极关怀。你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在这里学的所有的知识,所有的所谓的学问,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困境。今天的知识之所以越来越多,所谓的学问也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今天的人类面临的危机越来越多,今天的人类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复杂。所以,将来不管是你们在这儿学习,还是继续求学,或者将来走上工作,你们一定要有一种意识:你们的每一次心跳都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亲爱的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拥有这样一颗心:比死亡更强,比宇宙略大。”

这段话是高中班主任告诉我们的。世界是相连的,生命是相通的,现在,我们虽然站在这里,但在某个片刻我们已然关乎某个角落的某个孩子,当我们去到那个角落,我们的生命因为相遇而契合。

这个世界有无数的角落,并不是每个角落我们都能去到,我们能看见的那些,会成为我们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希望我们有力量让别人看到。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摄影的原因,也是我们加入“温心”大家庭的原因。

半个月时间,拥有了无数多个感动的瞬间。第一次清清楚楚地看到彩虹,第一次收到幼儿园小朋友的糖果,第一次走进别人的家庭听陌生人的故事,却感慨感动,第一次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许久,慢慢的熟络。很幸运用相机记录下来了,几年后,看见这些照片,同样温馨的还是一张张奇奇怪怪的鬼脸,一张张合影——这段回忆或许将成为日后与人闲谈时常常提及的话题。

【杂言】

一直觉得,去到一个陌生地方生活是缘分使然。虽然短短半个月,但确实在心里打上烙印了。许久许久没有写煽情小文章嘞,但今天上大巴车前,雪飞奶奶在路边一边扫地一边笑着和我们挥手告别,确实心里一阵难过。今天一大早,宋文轩和高兴就来了学校,高兴捧着一大把“酸妞”糖让我们挑三个最喜欢的口味,宋文轩问我们还能不能陪他们打会羽毛球……昨天校长特地为我们烧了一桌子菜,校长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大学要好好读书,给社会国家做贡献”,厨房阿姨和大家一起洗着碗让我们明年再来,小朋友拿着小本子让我们写下联系方式说想给我们打电话,说会想我们……

时间真的挺快的,记得刚来的那天,在溪里,一副还蛮贵的眼镜被冲走了,啥也看不见,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朦胧美”,那天很难受,和大家还不熟,只记得蚊子一直在边上嗡嗡嗡,脚被叮的又痒又肿,邮政寄的慢,睡觉没有被子,没有枕头,只能拿衣服盖着,说实话有点崩溃,和朋友说自己的遭遇,一晚上没睡,第二天,糕糕开开和知更鸟都说把隐形给我,最后戴着知更鸟的眼镜坐车去县城配了新眼镜,依贝美女请我吃了顿大餐还陪我在遂昌逛了逛嘿嘿嘿。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说实话很感动!后来的那些天,慢慢适应慢慢适应,每天拿着相机在学校里晃悠,忙着拍照上课拍视频修片片剪视频……慢慢适应了作息,适应了饮食起居。

当老师或许是很多人的小小心愿吧,给孩子们上了思政课羽毛球还有美术课嘿嘿嘿,我在他们这个年纪,最想成为美术老师哈哈哈,小朋友的天马行空的创作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和感动,画笔稚嫩但处处善意。文艺汇演唱到“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眼泪真的在打转,谁又不曾是孩子呢,长大了的孩子去带还没长大孩子——因为都“渴望变成天使”。有天,突然收到了一些网友评论,说这里不需要支教,有些说我们的支教没有意义……不管在哪,或许都存在偏远的小乡村,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留守孩子和单亲家庭,在学校里,他们拥有硬件基础,但放学的他们缺失了家庭关怀,有孩子不愿回家,因为没有父母照顾,但要烧饭做菜照顾年迈的爷爷。有孩子每天只能靠奶奶在村子里扫地赚取一些零花钱,家访看到漏水的房屋顶,不见阳光的内室,拾柴生火的灶台,铺着几张皱巴巴作业纸的长椅和旧旧的小板凳……对于他们来说,我们只是短暂的停留,天使羽翼或许不会更加丰满,但希望更加坚毅。

和技术组的小伙伴一起外出调研,拍视频,拍照片……在教室里一起看国乒夺冠,大喊大叫……每天晚上的夜宵局,和鸟鸟小弥还有Lame,在老奶奶的小店吃五块钱一碗的馄饨,一块钱一串的关东煮……如果不是一起外出调研搭的同一辆车,也不会认识这三个“嘚吧”嘻嘻嘻,进趟县城骑小电驴去买古茗,结果半路下暴雨,淋得全湿还在大巴车上自拍的很开心。

不管过去多久,都记得操场边的秋千,黄色的进城巴士,门口小店的拖肥,那场落日,那道彩虹……仔细想想,去过很多地方,做过很多志愿,但还是第一次走进别人的故事,成为或浓或淡的一笔,长大的孩子带着没长大的孩子奔跑,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希望我们的,你们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能让世界变得更好,——温暖在心动,温暖在行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52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寻访筑梦人”社会实践团队成功举办优秀校友讲座交流会
8月22日下午2时,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寻访筑梦人”社会实践团队成功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了“百廿今回首,寻访筑梦人”讲座交流会。本次会议由魏一心主持,邀请了材料学院优秀校友:2019届黄小康,2020…
土地承包,造就“雪茄小镇”
2021年8月21至22日,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成员前往四川省什邡市元石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走访特色小镇——雪茄小镇,了解其发展振兴之路,并且就产业振兴问题对党员赵国福进行采访。8月21日上午,星火…
回首脱贫攻坚路,感受社区变化万千
2021年8月22日,鲁豫相约一队成员马艳雨前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大申庄对社区居民进行回首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访谈。马艳雨走进社区采访社区的老居民九号楼的孙奶奶。孙奶奶说,我最爱的就是今昔对比了,马扎一座…
基层党员干部专访·四川省什邡市元石镇
2021年8月22日,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成员吴海鹏、郑嘉伟、唐子杰对四川省什邡市元石镇的当地基层党员干部赵国福进行专访。Q:您好,赵叔叔,您成为党员多少年了?A:21年了,今年做完就22年了。Q:您在这里工作多…
少小从军保家国,翱翔长空育桃李——记航校老兵钟乾武
(指导老师:李锋信管院通讯员:陈亦冰)2021年8月18日,85岁高龄的钟乾武老前辈接受了湘潭大学金盾法学社“五老”事迹调研团(以下简称“金盾调研团”)的线上专访。钟老在视频那端精神矍铄,风采依然,聊起往…
陕西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跟党走
为了深入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征程和光辉历史,更好的铭记革命历史,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传承红色…
戎马南疆十九载,不懈奋斗写人生——记海军老战士刘罗生
(指导老师:李锋法学院通讯员:扶紫媛)2021年8月17日上午九点,今年74岁高龄的刘罗生老前辈接受了湘潭大学金盾法学社“五老”事迹调研团(以下简称“金盾调研团”)的线上专访。刘老是名海军老战士,军龄19余…
播种希望,放飞梦想 ——长沙医学院爱之翼三下乡团队支教组开班会
2021年7月18日,长沙医学院爱之翼三下乡团队支教组迎来了支教的最后一天,支教组在十点二十分组织了最后一次班会。老师们带着礼物早早地在教室等待,小朋友们陆续到达,乖巧的等待老师们开班会。班会上,支教…
青岛农业大学“烛梦园光”乡村振兴帮扶团助力人才振兴支教活动——青春因童心而美好
导语:2021年暑期,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烛梦园光”乡村振兴帮扶团走进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龙头镇小坪村基地开展暑期助力人才振兴支教活动。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遵循当地“童心港湾”用爱陪伴孩子的…
回首脱贫攻坚,一起看基层工作人员想法
2021年8月22日,鲁豫一队队员柴恩娟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西正河村居委会对一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主题为回首脱贫攻坚的访谈。在本次访谈中,这名工作人员对于我国实现全面脱贫结合她的日常工作中的相关方面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