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挥洒青春、圆梦双塘

来源:吉首大学商学院 作者:“灯塔”志愿服务

(通讯员 蒋慧)吉首大学商学院“灯塔”志愿服务团双塘汇报演出结束后,整个三下乡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这一段回忆,艰辛而又美好,这是第一次跟小朋友相处这么长的时间,也是第一次这样带小朋友,更是第一次当老师,一幕一景、一人一物,都能触发我很多的想法。

支教组给了我不一样的生活。

从小朋友称呼方面,我是第一次被叫蒋老师,此称呼亲切而又陌生,亲切在我高中时当数学课代表,帮同学们贴条形码的时候,就被同班同学说到动作、感觉像老师,被叫蒋老师,而陌生则在这次被叫蒋老师,是真正的去当老师,真正的要讲课,真正的教授知识。

从小朋友给我的感受方面,我再次感受到留守儿童的痛。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二年级前,一直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那时候也是在村里读小学,学前班一塌糊涂,糊弄老师,欺骗自己,这时回想起来真的很羞耻;一年级时,整天游手好闲,成绩直接看不了,天天五六十分,及格就让我很高兴,每次听到高中或者大学同学说起他们小学时的辉煌历史,我就觉得很惭愧,我不敢说话,只能默默的听着。当在支教时看到张可怡小朋友带着她的妹妹去上学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我小学那个时候,那时候也像这群小朋友这样,早上去学校,中午回来吃饭,下午去学校,傍晚回家。那天下午,奶奶要去地上干活,不方便带弟弟,就让我带着去学校,还好那时是跟着好朋友一起坐的,也幸亏有她,她帮我挡住一些欺负我和我弟弟的人,也帮我照顾我弟弟,那时不知道什么是感动,可能会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感谢身边的好朋友的帮助,也感谢教导我的老师们。那天下午,我弟哭了,我也无奈的哭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的感受到,我弟缺少的爱,这种缺少的爱和双塘村的小朋友一样,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爷爷奶奶、好朋友的陪伴,他们更需要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教导以及思想熏陶,“大爱无疆、上善若水”,他们的现实也就这样了,我们以及他们都很难去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留守儿童更多的陪伴,给予那种母爱般的关怀。

从小朋友对知识水平的理解和追求方面,我也看到了我之前的缩影。我对接的张浩宇小朋友,活泼、懂事,虽然成绩稍比弟弟的逊点,但他的懂事让我心疼,他知道什么是研究生,他也知道考研究生很难,我让他好好他奶奶的话,好好读书,以后报效奶奶,带奶奶去更远的地方去玩,他答应的很爽快,因为他知道。在我初中之前,我不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我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不空陪我,当看到别的小朋友爸爸妈妈带他们去玩或者他们暑假去爸爸妈妈那边玩的时候,我会难过、会自卑,因为我也跟双塘当地小朋友一样,没见过外面的世界,我能知道的也就我家那个地方,我能想象到的世界也就那么大,做实了“井底之蛙”那个词,我也什么都不会,我只知道考大学,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考大学,考什么样的大学,甚至连研究生与硕士是同一个也是在我高中志愿录取的时候才知道的。留守儿童需要的关怀太多太多,我们去三下乡,不仅仅要教授兴趣知识,更应该跟他们讲述自己考大学的经历,召集更多的留守儿童,给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以此类比,给予他们鼓励、支持,同时,还要有一些开阔视野的课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内容也很多,社会也很复杂,让他们从小受此熏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并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特长方面的培养也很重要,发现他们的特长,给予支持,给他们多开一条路。都说城里的小朋友从小上各种兴趣班很辛苦,但辛苦是值得的,没有付出哪有收获,在看到小朋友们画的那一刻,我也看到了自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现在什么也不会,看到大家会各种乐器,各种技能,我也只能羡慕着。

后勤组给了我家的感觉。

没有一个大学生,也没有一个在外工作的人是不想家、不恋家的,在后勤组淘米、洗菜、切菜、煮菜,我都觉得好熟悉,这正是我在家的生活,在这里,我的水平可能有所局限,我有想过自己一个人来完成一顿饭,但现实告诉我,那不太可能,这不是玩笑,也不是在家,我只也会一般的家常菜,一些大菜,我还是担心,我怕上不了排面,我也不怎么会,但通过观察王志明学长与唐琪老师做的红烧肉与小龙虾,我也算是学会了两个新的菜,能拿的出手的菜。很多人对于那股柴火味比较嫌弃,而我对它是情有独钟,我喜欢那个味道,我也喜欢做饭时的感觉,这时的我是轻松的,毫无顾虑的。

整个“灯塔”志愿服务团的老师及小伙伴给了我不一样的爱。

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小伙伴的互帮互助程度,都出乎我的意料。每个人都很有爱,每个人也都很细心,三下乡很辛苦,但大家都坚持了下来,没有人中途退出,也没有人畏缩,这就是团队的力量,步数上万又怎样,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乏味又怎样,晒黑了也不能怎样,我们注重的是意义,注重的是锻炼,注重的是经验,注重的是认识更多的小伙伴,我们因为有共同的目的才聚在一起,我们一起下过乡,一起打过地铺,一起熬了最久的夜,开过最久的会……这就是快乐。

三下乡感想很多,经验也增加了很多,感谢每一个人的付出,感谢老师的关心,也感谢小朋友的配合,这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我将永远铭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41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记三下乡随感
“三下乡”的生活结束了,回到学校反过来看,这七天里我们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一起经历了很多美好的、不美好的回忆,也见识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的现实状况。吉首市的双塘村是一个物质和精…
丹心夏令营团队组织开展“‘溟’之居”线上课程
课程伊始,马玉臻首先对课程的主题进行了介绍,并希望学生能够通过他的课程“了解梦想,了解文化,敬畏传统”。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马玉臻结合《桃花源记》的获奖短片和《桃花源记》的原文为学生就《桃花源记…
传递温暖,播撒希望
7月中旬,我跟随着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志愿服务队留梦守心来到十堰土门镇托管中心开展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支教之旅。在去往支教之前,队员们就开始认真准备着任务分配和内容安排,精心准备着课间和上课的…
新沂抗“疫”,有我必行!
2021年8月18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奋斗青春团小组组员张阿伦深入基层,在他的家乡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合沟镇界沟村,调研家乡的疫情防控情况。“新冠病毒未消亡,德尔塔毒又逞强。这种病毒传播快,出门须把…
传递爱心,播撒爱“行”
七月的湖北蝉声鸣鸣,七月的土门书声朗朗。七月的天气依旧炎热,但今年的七月与往常不同。今年我随小火柴服务队一起去十堰土门镇圆梦七月,以小火柴之力照亮土门。七月的土门镇人的精神。土门镇是湖北十堰的…
那些关于三下乡的记录片
(通讯员韩冬顺)八天的“三下乡”生活转瞬即逝,忙忙碌碌中不但充实了自己的假期生活,还让自己收获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令人吃惊的是仿佛昨日才刚坐上大巴车,怀着满心的激情准备启航,今天却又坐上了同一…
白银抗“疫”,有我必行!
近日,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病毒感染多人,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新的抗疫征程中。为了调研家乡的抗疫情况,2021年8月13日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青春战疫,不止于此”小队成员张成芳来到了她的家乡甘肃省白银市靖…
记我的三下乡美好生活
(通讯员陈思洋)七天的三下乡生活没想到一眨眼就过去了,刚来的时候或许会觉得在乡下这种环境下生活时间会过得特别漫长,但在每天大量的工作下,我发现时间是不够的,有时候还得晚上忙到一两点才能睡,日子…
欲将篮球“SHOOT约个球”,让用户拥有更丰富的篮球生活
8月21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篮球这项运动,加入这项运动,也为了大家能够更方便、更有兴趣去锻炼身体、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政策的号召,我们欲将篮球团队设计出了一款APP——“SHOOT约个球”。8月20日我们…
“灯塔”学子三下乡|这是属于我们的夏天
(通讯员布落红)我们这个三下乡队伍,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可爱的人,以一腔热忱与满腹期许,努力的把自己铸就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志愿者。因为一颗热爱的心而聚在这里给孩子们送去温暖,把我们积极向上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