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为响应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要全力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的重要讲话,华中农业大学工学、园艺林学学院赴陕西省渭南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决定围绕华阴老腔开展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调研,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助力非遗传承。
直面巨大挑战,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据悉,由于疫情原因,出于对各方安全因素的考虑,实践团决定采取线上“云实践”的方式开展活动。通过前期的联系,实践团成员与华阴老腔文化馆负责人柴主任进行了深刻的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在经济迅猛发展、文化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华阴老腔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华阴老腔的国家级传承人、老艺人已纷纷离世,健在的几位平均年龄也在70岁以上,他们手中掌握的一些珍贵史料和重要作品正在不断丢失。据统计,仅常演的剧目达80多个,但由于该剧种属于家传戏,大量剧本为艺人家族世代手抄,而由于抄写者文化程度不高,且因担心外传而书写方式隐秘晦涩,加之剧本保存方式不当,损毁严重,许多页脚缺失,字迹也模糊不清。采访过程中,实践团也从对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传承老腔艺术面临的压力与苦衷,更加坚定了实践团队要为老腔传承、保护贡献一份力量的决心。
立足老腔发展现状,开拓创新道路
经文化局柴主任介绍,近年来,华阴市政府对于老腔的传承保护及发展等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华阴市老腔保护中心,进行了大量的传承保护工作。同时,华阴市文体广电局也在积极培养更多优秀的老腔艺术传承人。在华阴老腔起源地——双泉村,建设了华阴老腔传承基地,并举办老腔培训班,招收新学员进行老腔的教学工作。
老腔艺术作为一门历久弥新的传统技艺,它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并且在新的时代焕发活力,靠的就是创新。2016 年,华阴老腔与摇滚歌曲进行了巧妙地融合,歌手谭维维携老腔班子在春晚上演绎的《华阴老腔一声吼》实现了古老摇滚与现代摇滚的完美结合,引起了一阵流行风,为老腔的宣传开辟了新的方向。接受采访的一位李老师说:“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入新元素,让传统的东西在新背景下活起来,才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要做的。”在传统衰落遗失的边缘,在社会快捷功利的繁荣里,仍然有这些点点枝叶,在守候和丰富着传统文化这一条“根”,实践团成员也深深地被这些默默付出的工作者所打动。
打破保守壁垒,开老腔之新生面
艺术是具有生命力的,创新是艺术生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创新并不是抛弃所有的去迁就,而是融合适宜的进行改变。在“云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了老腔传承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也认识到了老腔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实际行动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使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华阴老腔的魅力,也意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华阴老腔传承上的“封闭性”,保证了唱腔的“纯正”,却也客观限制了其传播范围。所以想要让老腔艺术有实质化的发展,就要打破保守的壁垒,与现代艺术形式积极结合,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提高其大众化程度。
通过线上采访与调研,实践队员们也体会到了国家、政府对以华阴老腔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更加明白了中华传统文化宣传与普及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文化自信绝非对自己的一味赞美而罔顾其中显见的缺陷。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觉,需要人们清醒认识自己的文化从哪里来、现在处在什么方位、又将走向何方,并在此基础上自觉承担起文化责任。人们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拥有科学的理性的认知,才能形成不卑不亢的文化心理态度。今后实践团成员们也将会继续认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老腔艺术做出更全面的归纳与解读性思考,助力华阴老腔良性传承和发展,保护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和新生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9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