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红色故居,赓续红色血脉——赴何叔衡故居与谢觉哉故居调研采访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湘大青年传媒

(指导老师:王芸华,外国语学院通讯员:何中伟 雷昭利)探寻红色足迹,走进先辈故里。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暑期社会调研团于8月20日启程前往何叔衡故居和谢觉哉故居进行调研。

天晴风朗,团队成员整点行装,做好防护,驱车抵达何叔衡故居。

何叔衡故居是土木结构的农舍大院。门匾上所悬的“何叔衡烈士故居”七个字由廖沫沙同志题写。团队成员一路跟随讲解员脚步,移步换景,参观何叔衡及其家人生前居住的房间。

一路上,讲解员讲述了何叔衡与红色革命事业的渊源。团队成员了解到何叔衡与毛泽东间的高山流水情谊。有人盛赞两人的交情为:“毛润之所谋,何胡子所趋;何胡子所断,毛润之所赞。” 何叔衡还积极推广新思想。他力求破除封建礼教、落后习俗对女性的束缚。最后,讲解员向队员讲述了何叔衡同志与对中国共产党早期事业做出的贡献。作为中共一大全国代表之一,他积极参与建党工作,同时还成立了湖南省第一个党支部,为早期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何叔衡故居附近,团队成员随机对附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认为《永远的叔衡》这类借助地方文化宣传红色文化的方式非常好,值得大力宣传,自己也会积极向身边人推广红色文化。

紧接着,团队成员到达谢觉哉故居。谢觉哉作为中国法学界的先导,为人民司法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和何叔衡不仅是同乡,也是同窗好友,共同致力于党的革命事业,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参观两位革命先辈的故居以及聆听讲解员生动清晰的讲述,团队成员对何叔衡和谢觉哉的人物事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两位革命先辈敢为人先的人格魅力。参观后,团队成员还与讲解人员进行了深度交流,谢觉哉故居的讲解人员希望能够增加多样的活动来宣传红色文化,像农家乐体验这种方式对当代人们的吸引力比较大,能吸引更多游客来了解红色文化。

团队成员幸运地采访到了沙田村村支部何副书记,采用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模式了解到何书记是花鼓艺术的爱好者,也是红色文化的坚定宣传者,他十分认可像《永远的叔衡》这种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的方式,他认为这种方式很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了方言、花鼓戏当中,扩大了受众面,让一些听不懂普通话的群众也能够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他自己本人也愿意积极将这种方式付诸实践。开会的时候,何书记经常会播放和谢觉哉相关的红色歌曲。闲暇时,他还经常给周围的人讲解当地的红色文化与红色人物生平。

至此,调研团8月20日的调研任务顺利完成。借着参观故居的机会,团队成员再次感受到宁乡之红,不仅重温了党史,更坚定了要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班人的决心。红色的经典,英勇的足迹,深深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史册中,为后人永远铭记和传承;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激励中国人民走向一个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李韩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3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参观博物风采,感受文物魅力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展现。7月31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夏逐梦实践团来到山东省菏泽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此次实践活动由队长徐…
启蒙晨曦实践队开展第一阶段总结会议
为了清晰地开展第二阶段实践任务,明确实践队员的分工,合理安排实践内容,确保调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启蒙晨曦实践队于8月20日召开第一阶段总结会议,本次会议由实践队长周程远主持,全体实践队员参加。会议伊…
聚四方力量,展乡村新貌
(指导老师:傅燕翔,机械工程学院通讯员:粟语珑,李静怡)2021年8月20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棋梓镇暑期调研团前往湘乡市棋梓镇湖南水府农产品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走访该公司的生产制造传习所和湘乡…
“拔霾见日晴,我辈在行动”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百年大业,千年大计。为了更好地分析污染情况,找出污染源,保护环境,2021年7月末至8月初,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
山东大学红色记忆宣讲团赴社区开展党史宣讲活动
山东大学红色记忆宣讲团赴社区开展党史宣讲活动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7月15日下午,山东大学红色记忆宣讲团成员赴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龙兴社区开展基层党史宣讲活动。社区工作人员…
湖北师大三下乡
“拔霾见日晴,我辈在行动”——雾霾组成粒子相关研究调研小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通讯
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百年大业,千年大计。为了更好地分析污染情况,找出污染源,保护环境,2021年7月末至8月初,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
红色记忆宣讲团于内蒙古包头市开展党史进社区活动
红色记忆宣讲团于内蒙古包头市开展党史进社区活动2021年7月14日上午,为了庆祝建党百年,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进社区,山东大学红色记忆宣讲团成员冯楚轩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前进道社区开…
红色记忆宣讲团赴甘肃省民勤县开展党史宣讲
红色记忆宣讲团赴甘肃省民勤县开展党史宣讲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更好地了解西北地区人民对党史知识的了解情以及更好地宣传党史,7月13日,山东大学红色记忆宣讲团成员前往甘肃省民勤县不同社区…
湖师向日葵社会实践服务团塘埠村支教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优秀的实践影像和报道作品记录青年学生投身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的生动实践,展现青年学生党史学习和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