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无声,马蹄有声
——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遗产调研队探寻天子驾六博物馆
为更好地了解洛阳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洛阳师范学院黄河流域河南段历史文化遗产调研队成员前往天子驾六博物馆,探究“天子驾六”的前世今生。
在进行调研前,我们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对天子驾六博物馆有了一定的了解。天子驾六博物馆,是一个以原址、原地保护展示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重要遗迹和陈列周王朝出土精品文物为主的专题博物馆。
在与讲解员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对天子驾六博物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在该馆建设前,文物工作人员曾对车马坑内的遗迹和马骨的表面做过一次化学保护,但由于没有彻底隔绝地下水,在高温潮湿的季节,车马坑北半段就会出现地面潮湿和局部发霉现象,对坑内的遗迹和马骨的长久保护极为不利。在广泛征求地质、水利方面的专家意见后,他们决定通过剔除马骨间隙的多余填土、降低潮湿严重区域的地面高度,从而达到相对抬高遗迹高度、降低地下水水位的目的,更好地保护遗迹和马骨。天子驾六博物馆正在以积极的文化自觉、紧迫的历史责任感和高瞻的战略眼光,用新思维、新理念探索措施、新办法,切实做好遗址保护工作,推动洛阳遗址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工作人员提到:“对文化遗迹的保护工作永远是重中之重,开发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的。”正如工作人员所说,保护是开发的基础,传承是最终的目的。不仅仅对于天子驾六博物馆,这也应该是众多文化遗址博物馆的宗旨和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在提到如何进行文化传承时,工作人员提到:“博物馆是向公众展示文化的地方,重点在于让公众看得懂,这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通俗易懂的解说,要具有可视性,就要图文并茂。”
目前文博旅游已经成为了大趋势,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的进步为博物馆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并衍生出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众多交互媒体平台,为今后博物馆智慧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博物馆的展陈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使博物馆从传统的说教式展陈向多样化、复合型、互动式的展陈方式转型,从而提高观众的旅游体验质量。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认识到文化遗迹的保护要加强力度,要清醒地认识到遗址保护没有一劳永逸,而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要科学地开展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必须认真处理好经济利益与文化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其次是在文化遗迹的展示上再增亮度,与时代相结合,使文化遗迹贴近大众。文物保护的目的是资源共享,传承后人,要深入挖掘遗址内涵和价值,使大众从文物中得到智慧、受到启迪。
文字作者:周洁琼
图片作者:申倩倩
实践团队:洛阳师范学院黄河流域河南段历史文化遗产调研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9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