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暑期实践小组队员来到粤剧艺术博物馆,学习与粤剧相关的传统文化。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地块为博物馆主场馆所在,布局为传统岭南园林建筑,主馆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主要用作博物馆库房、展厅及剧院,周边布置亭台楼阁等建筑及约1500平方米的湖面;北岸占地约4600平方米,主要是为博物馆配套的餐饮茶座和文化活动室。
梨园小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博物馆的建极具岭南园林风格,中心大园林中的广福台是全园的中心,采用厅堂式戏台,面向中心湖。湖中有莲,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湖中有鱼,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在这么优美的园林景观中,“隔岸名倌锵锵唱,红船亭头岸边生,伫倚危楼细细品。”犹如回到了老西关的历史情境。
展馆整体按不同主题划分,有粤剧历史、行当变化、唱念做打、音乐乐器、舞台美术等几个方面,展示内容比较丰富。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馆内搜集了大量音频、视频资料,使参观者看完说明后,能即时听到不同行当的唱腔、多种乐器奏同一段音乐的声音对比。在演员做工的部分,还有专门新录制的视频,对于粤剧演员的身法、步法、各种功架,都一一作了演试,调研小组在此次学习中受益匪浅。
据博物馆解说员介绍,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20世纪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现今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粤剧演出现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粤剧历史学习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粤剧发饰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调研过程中,小组队员积极学习粤剧历史,认识了许多粤剧名伶及著名的幕后人物。一出为人赞颂的粤剧需要很多幕后人员配合,据介绍,出色的人物会有不同的称号。编剧家往往是剧目的灵魂,南海十三郎和唐涤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著名的人物还有20世纪50年代的曲王吴一啸、曲圣王心帆、曲帝胡文森,音乐家有尹自重、罗家英的四叔掌板罗家树、打锣高根等等。
观看粤剧表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萌 摄
博物馆园林中心设有仿古戏台,每周定期举行粤剧粤曲展演,动态展示粤剧艺术特色,这天,实践小组队员观看了粤曲小调《缘梦荔枝湾》,弹唱《游水新韵》,粤剧折子戏《游园惊梦》和《梦会太湖》。当凄美的洞箫声响起,台下便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台上小生,真假声转换配合巧妙,似乎是经过千锤的,字字透刚健之气,却不显粗犷。时而委婉缠绵,凄凄切切;时而激情高扬,意气风发。不知不觉中,队员们都被这韵味清淳,妩媚婉转的唱腔吸引住了,直到结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每一个动人的神韵,背后都是无数个日夜的千锤百炼;每一个角色的完美诠释,都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