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地调研考察洪山大桥,福建医科大学“厚德自强,医行永泰”实践队于2021年7月20日前往永泰县溪洋村拜访参与洪山大桥的建设的老书记——陈院院。
一座石桥横亘在宽阔的永泰大樟溪上像搭建起的心脏支架激活了河对岸的所有村庄。地处山区的永泰县曾是福建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挂钩联系的贫困县,1991年葛岭镇溪洋村在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的帮助下修建了一座“致富桥”——洪山大桥,这也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成为乡村兴旺的见证者。偏远山区的农民有“三怕”:怕猪壮,壮了抬不出去;怕树高,高了运不出去;怕孩子大,大了娶不到媳妇。20多年前的溪洋村正是如此,这个大山深处的偏远村庄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船。想要出村,只能乘小船渡过200米宽、水流湍急的大樟溪,一旦遇上疾风骤雨,村里的人出不去,村外的人进不来。
溪洋村祖祖辈辈以种植李果、青梅为生,但交通闭塞成为制约村庄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丰收的时候,大家喜忧参半,喜的是辛苦一年终有收获,愁的是要把果实运出大山实在不易,甚至还有生命危险。村支书邱冬兴回忆当年运送青梅的场景。成千上万斤的青梅只能纯靠人力挑运到河边。再由仅有的一艘渡船运走,大伙儿都争先恐后赶着上船,唯恐去晚了市场。一条河,困住世代人,修路架桥成为群众的苦盼。
时任村支书陈院院致力于修路架桥,但因资金紧张一直没有结果,为了给村民修座桥四处奔走。“全村都盼望着桥能建成,如果溪洋人民的生命桥、致富桥桥建不成,我这辈子都于心有愧”为了把桥修起来,陈院院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写信给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没想到习书记很快批给有关部门帮我们实现了这个心愿”现年86岁高龄的陈院院,谈起这件事时,仍充满感激。
陈院院老书记说当时上级解决了大部分建桥资金,剩下的部分,村里每个成年人出资137元,即便137元相当于当时困难家庭1年的收入,也没有一个村民有异议。终于,历时3年,大樟溪上架起了一座宽五米、长二百多米的石桥。
1995年,桥建好的第一年,村民们外出安心了,运输青梅也放心了。1997年,桥建好的第三年,村民们积极外出,学习青梅嫁接、栽培技术。全村青梅产量增长了近3倍,收入也翻了好几番,2000年,桥建好的第六年,村里引进了第一批投资商,开发了天门山景区。“向山要宝‘唱山歌’”,溪洋村坚持“靠山、养山”,发展绿色产业。连年来,全村青梅种植面积,从近千亩迅速扩大到4千亩,生态公益林面积增至6000多亩,村庄森林覆盖率高达82%。
通过本次活动,队员们都深刻体会到溪洋村当时条件的艰苦,深刻认识到习总书记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先,为民办事的高尚情怀。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效率。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
每个队员都满腔热血,内心自豪。我们的党,历经百年风风雨雨,始终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她的旗帜下,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中华之强盛而奉献青春和生命。实践队队员翻开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谱写的爱国华章,深思往昔峥嵘岁月,决定用实际的奉献精神,回报养育自己的这块热土。青春短暂,时间难返,任何个人的奋斗,都应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维系在一起,让青春折射出异彩光芒。革命的圣火生生不息,中国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光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6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