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弘扬传统文化,走进国家非遗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李翔 帖鸿章

2021年7月,为弘扬传统文化,响应国家号召,实践出真知,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践队员来到了花鼓灯艺术发源地——蚌埠,去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的绝妙之处。

7377868.png

表演的扇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

2006年,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从古至今,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于世界舞蹈之林,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实践队员队员前往了蚌埠花鼓灯之地去真正了解其美妙之处。队员跟随当地老百姓观赏了关于花鼓灯的服饰以及表演特点。花鼓灯传承人告诉队员在服装道具设计上,宋代舞队中的女主角普遍在头顶戴花冠,现在花鼓灯的“腊花”依然保留着这种装饰,这在中国汉族传统民间歌舞中是绝无仅有的。“竹竿子”“柄以竹之,朱漆,以片藤缠结,下端蜡漆铁桩,雕木头冒于上端,又用细竹一百个插于木头上,并朱漆以红丝束之,每竹端一寸许,裹以金箔纸、贯以水晶珠。”(宋《乐学规范》)。这与花鼓灯“伞把子”手中伞的形状、做法相似。花鼓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村。逢花鼓灯年过节农民们在麦场田头用竹杆挑起红灯笼,在铿锵的锣鼓音乐伴奏下歌咏、舞蹈,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抒发丰收之后的欢乐心情,其情景十分迷人。

7377874.png

花鼓戏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

之后,它逐步发展成为淮河两岸人民节庆、春会、庙会、红白喜事等传统风俗活动中的一种仪式,一种人们玩乐的形式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灯歌中唱道“玩灯的共有千千万,都是淮河两岸人”,可见当时花鼓灯演出的热闹景象。花鼓灯铿锵的节律和健美的美韵已经融进了淮河人的血液,成为这里民众的生活寄托和精神支柱。

花鼓灯传承者又和队员们介绍了花鼓灯的历史。至宋朝花鼓灯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举行的艺术灯会,花鼓灯都是做为压轴戏,因此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目前蚌埠市有几十家花鼓灯班子,特别是禹会区冯嘴子村在近2800人口中,有80%的人会表演花鼓灯。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4月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庆善,原中国舞协主席、中国舞蹈大师贾作光莅临冯嘴子村授牌,花鼓灯艺术保护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但是,由于社会迅速变革,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移入,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目前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辖的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市所辖的凤台县等,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班子仅存4、5个,已临近消亡!

7377873.png

观看花鼓戏传统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

实践队员在传承者的带领下领略了过去的花鼓灯表演的照片。在一张张照片下,蕴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着对于花鼓灯的热爱与坚持。照片上不同服装,不能道具,不同人脸,但是相同的是他们的笑容。是他们对于花鼓灯的热爱与奉献。队员们表达了对这些传承者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队员们细心听讲,用心领略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队员们也穿上服装,跟随表演者一招一式的模仿,虽说动作不熟练,但队员们却乐在其中。每件花鼓灯戏服穿在队员身上,都显示出了无比的朝气。在村民的带领下,队员们也学会了一小段花鼓灯。虽然不轻松,但每个队员脸上都挂着洋溢的笑容。

7377872.png

实践队员亲身体验花鼓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

最后队员在欢声笑语中观看了村民的表演,情不自禁的和大家一起舞蹈,领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美之处。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加深厚,对于传统文化,更加应该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2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聊城大学教科院举办关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为调查居民当前的主观幸福感,全面、客观掌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持部于7月25日至8月5日举办国情社情观察团之关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研活动通过线上发…
夯实产业基础 赋能乡村发展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首先就要夯实产业基础。2021年7月19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走进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旧寨村有机灵芝栽培基地,感受灵芝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重温武汉红色回忆,追忆革命发展历程
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心追忆一志愿公益行赴武汉市江汉区二师服务队来到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国民政府旧址开展主题为“建党100周年”的调研学习活动。本次调研旨在重温红色记忆,追忆革命发展历程…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奉献小我
为促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8月19日,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赴新疆“数学π递”爱心支教团队去往新疆和田墨玉县雅瓦乡,开展暑假“三下乡”爱心支教活动。课程辅导,知识导读今天上午…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志愿者:抗击疫情,“疫”路先锋
8月20日电(通讯员林素文韩俊吴隆龙郭环玉)8月15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亿创科技暑假防疫志愿服务者郭环玉同学在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不惧风险,冲锋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河南省周口市商…
复工复产调研实践队对疫情的线上调研
7月10日至8月4日期间复工复产调研实践队队员通过问卷线上方式对疫情及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调研。本次线上调研内容为人们由于疫情原因在家生活的情况及复工复产的现状。通过疫情期间人们的关注点、对待疑似虚假信…
关于暑期实践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梅宇(生命科学学院20D03班)今天是我第一次线上的给小朋友们正式讲课,非常的紧张也非常的期待。我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是有关袋鼠的科普知识,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讲解,包括形态特征、育儿方…
探寻武汉红色历史,走建党百年辉煌路
武汉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心追忆一志愿公益行赴武汉市江汉区二师服务队来到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国民政府旧址开展主题为“建党100周年”的调研学习活动。本次调研旨在重温红色记忆,追忆革命发展…
复工复产调研实践队前往胜东社区调研线上教育效果
8月6日,复工复产调研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东营市胜东社区,调研疫情期间网课教育成果与疫情后期的线下教育情况。在正式调研之前,队员们已对高等教育体系的院校网课情况较熟悉。这次的调研主要针对中小学的…
杉木桥中学开展素质趣味课程
(通讯员高雅丽唐曼张燕玲)为落实开展学生们的素质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赴张家界慈利县暑期实践团于7月17日下午在慈利县留守儿童之家开展了折叠画趣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