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为弘扬传统文化,响应国家号召,实践出真知,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实践队员来到了花鼓灯艺术发源地——蚌埠,去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的绝妙之处。
表演的扇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摄
2006年,花鼓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花鼓灯是一种比较完整系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歌有舞有戏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最丰富的艺术语言,它的舞蹈动作刚健朴实、欢快热烈、动作洒脱,表演风格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音乐源自民歌,题材广泛,节奏多变,或高昂激越或婉转纤柔,是汉民族最具代表性和震撼力的民间舞蹈。从古至今,始终以华夏文明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于世界舞蹈之林,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实践队员队员前往了蚌埠花鼓灯之地去真正了解其美妙之处。队员跟随当地老百姓观赏了关于花鼓灯的服饰以及表演特点。花鼓灯传承人告诉队员在服装道具设计上,宋代舞队中的女主角普遍在头顶戴花冠,现在花鼓灯的“腊花”依然保留着这种装饰,这在中国汉族传统民间歌舞中是绝无仅有的。“竹竿子”“柄以竹之,朱漆,以片藤缠结,下端蜡漆铁桩,雕木头冒于上端,又用细竹一百个插于木头上,并朱漆以红丝束之,每竹端一寸许,裹以金箔纸、贯以水晶珠。”(宋《乐学规范》)。这与花鼓灯“伞把子”手中伞的形状、做法相似。花鼓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广大农村。逢花鼓灯年过节农民们在麦场田头用竹杆挑起红灯笼,在铿锵的锣鼓音乐伴奏下歌咏、舞蹈,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民歌小调抒发丰收之后的欢乐心情,其情景十分迷人。
花鼓戏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摄
之后,它逐步发展成为淮河两岸人民节庆、春会、庙会、红白喜事等传统风俗活动中的一种仪式,一种人们玩乐的形式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灯歌中唱道“玩灯的共有千千万,都是淮河两岸人”,可见当时花鼓灯演出的热闹景象。花鼓灯铿锵的节律和健美的美韵已经融进了淮河人的血液,成为这里民众的生活寄托和精神支柱。
花鼓灯传承者又和队员们介绍了花鼓灯的历史。至宋朝花鼓灯已发展成为比较系统的艺术形式,在民间舞蹈艺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年举行的艺术灯会,花鼓灯都是做为压轴戏,因此被称为“缀大灯”而闻名于世。目前蚌埠市有几十家花鼓灯班子,特别是禹会区冯嘴子村在近2800人口中,有80%的人会表演花鼓灯。2005年冯嘴子村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中国舞协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4月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庆善,原中国舞协主席、中国舞蹈大师贾作光莅临冯嘴子村授牌,花鼓灯艺术保护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但是,由于社会迅速变革,农村城市文化步伐加快和外来文化移入,花鼓灯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播布范围迅速萎缩,目前主要集中在安徽省蚌埠市所辖的怀远县、禹会区,淮南市所辖的凤台县等,真正保持花鼓灯原生形态的花鼓灯班子仅存4、5个,已临近消亡!
观看花鼓戏传统表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摄
实践队员在传承者的带领下领略了过去的花鼓灯表演的照片。在一张张照片下,蕴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着对于花鼓灯的热爱与坚持。照片上不同服装,不能道具,不同人脸,但是相同的是他们的笑容。是他们对于花鼓灯的热爱与奉献。队员们表达了对这些传承者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队员们细心听讲,用心领略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队员们也穿上服装,跟随表演者一招一式的模仿,虽说动作不熟练,但队员们却乐在其中。每件花鼓灯戏服穿在队员身上,都显示出了无比的朝气。在村民的带领下,队员们也学会了一小段花鼓灯。虽然不轻松,但每个队员脸上都挂着洋溢的笑容。
实践队员亲身体验花鼓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帖鸿章摄
最后队员在欢声笑语中观看了村民的表演,情不自禁的和大家一起舞蹈,领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美之处。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加深厚,对于传统文化,更加应该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12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