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实践感悟:凝聚青春力量,彰显建党精神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刘梓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历史的交接棒传到了我们新时代青年人的手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利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深入基层,运用所学的专业文化知识服务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正是以青春之力,担青春使命的表现。2021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医学院的三下乡活动,并组成了义心助岭服务队来到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开展了以“追溯党史,医心护航,教育安邦,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八天的下乡之旅中我们深入了红色乡村-什石洋村,去追寻红色记忆;我们运用医学专业知识,爱心义诊暖人心;我们义教筑梦,助力推普在行动。三下乡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多了分不一样的色彩,我们一起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练,收获成长。也因此,三下乡活动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回忆也更加弥足珍贵。

弘扬党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历史得不到展示,就会被渐渐遗忘。在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中华大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典范,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特区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此次三下乡,义心助岭队来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澎湃、徐向前等战斗过的地方——大南山革命根据地,首先参观了什石洋村红色教育基地——育德小学,走过红色长廊,瞻仰五角星雕塑,触摸鲜活浮雕,踏入普宁苏维埃办公旧址辉祖祠,走先辈们走过的路,浓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放返,深刻感受当年的那抹红色光辉,鲜红滚烫的革命历史仿佛近在眼前,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什石洋村的血脉,什石洋村也以红色党村为名片逐步走上致富路;一路走过先辈们的路,心中充满无尽的崇高敬意,深感祖国发展的不易,没有革命先烈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编织的国旗,用肉体筑成抗击侵略者的长城,又怎么会有如今繁荣昌盛的中国,从古至今,共产党员、革命先辈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照耀中华大地,而我们青年人也应当肩负使命,照耀中国。

情暖下乡义诊,助力医疗发展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响应“十四五”全面健康中国建设的号召,升入推进健康扶贫,此次三下乡,佛科院医学院学子充分发挥专业知识技能,推动医疗下乡,通过将口腔健康常识、医疗急救知识带进课堂,爱心义诊和养生中医推拿等身体力行的为当地普及医疗健康知识,促进乡村医疗条件卫生的改善。当我们看到村民脸上洋溢着的满足笑容,无不令我们深感欣慰,能够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服务村民,给他们带来一点点帮助,三下乡才不算白来。经历过2020年新冠疫情给全世界带来的严峻冲击,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医疗强国的重要性,坚决履行作为一名医学生的光荣使命,以医疗筑梦,推动乡村振兴,助健康之完美。

播下知识之种,助力推普教育

古人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厚植爱国主义精神,从“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四个方面践行,通过开展爱国教育课堂、军体拳体验、汉语“拼”多多、趣味剪纸等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见识;初次见面的羞涩到即将离别的不舍、课堂上的“震耳欲聋”的大嗓门抢答、课后的嬉戏打闹,孩子们童真的脸庞已挥之不去,离别之际难免不舍,然而我们相信祖国的花朵们必将茁壮成长。教育是国家大计,不仅我们大学生青年们“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更要从小培养祖国的花朵,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大学生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绽放青春。

彰显青春之姿,收获成长之果

三下乡活动虽短暂,但助力乡村振兴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团队协作,增强了我们得社会责任感,提升了我们得综合素质,提高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了解了民生实际,也见证了村落的改革发展、百姓脸上的满意笑容、孩童们对义教老师的依依不舍,更全面认识我们乡村的发展,“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感悟,我觉得是当代青年的必修课,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愿我们照耀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疫”路有你,共建美好校园

(作者:山东管理学院冯兆伦孙海庭徐鹏誉邰建华)近日,在省内防疫形式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为确保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卫生安全,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打造融媒体时代的学风建设阵地

(作者:冯兆伦王景奇杜特徐菲徐兴彬樊明超田芷慧徐文哲刘潇慧)为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强化舆论导向,形成宣传合力,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不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完善融……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融媒体中心2022年新年贺词

各位领导及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1年,我们蹄疾步稳、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安排;2022年,我们迎风扬帆、傲然启航,奋力谱写学院宣传事业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 冯兆伦:东风正劲待扬帆,初心不忘再起航

个人简介:冯兆伦,男,汉族,2000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中共预备党员,艺术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班本科生。现任班长、创新创业中心融艺传媒会长、创新创业中心奇果教育代理会长、艺术……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黄河印象:政策佑水泽,政府介绍明方向
2021年8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各自所在地政府,采访相关方面工作人员,了解他们对当地河流的发展规划以及他们对黄河流域未来的期望,并对相关采访内容进行录像记录。实践团成员向当地镇府询问了黄河各…
心怀初心,脚踏红都——“探寻红色赣鄱,献礼百年华诞”实践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一路风雨,共同谱写了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壮丽革命史诗。回首过去,才能更好地迎接…
关于暑期社区志愿服务的感受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科普的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科普工作部署,推进科技创新与传播,培养未成年人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丰富学生暑期生活,加强和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
黄河印象:岁月蹉跎郁峥嵘,河海学子访党员
2021年8月13日,壶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团由于受疫情影响,小组决定在各自家乡寻找老党员,探寻“老党员心中的黄河”。在山西临汾的李雅慧同学访谈了当地壶口瀑布的一位78岁老党员爷爷,他深切回忆道,小时候…
追溯诗词文化,感受文化魅力
为了更好的了解诗词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诗词也可以改变人们的精神风貌。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队队员7月24号来到了桐城市的六尺巷,了解当初清朝宰相张廷玉一首“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让两家人…
重外学子三下乡:追寻榜样之光,引领前进之路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韶光筑梦行”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东溪福林村对当地的老党员进行走访。在与老党员的交流中学习党史…
湖南一师学子三下乡:花式宣讲资助政策,助力少年实现学习梦
为进一步加大国家和高校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使资助政策能够惠及更多家庭,7月10-15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赴永州市零陵区党史学习实践团在零陵区珠山镇采用多种形式对当地居…
滴水涟漪志愿服务队社会实践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助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21年7月15日起,烟台理工学院文法学院“滴水涟漪”志愿服务团队返乡开展以“乡见青春靓丽风采”为主题的助力…
走访江汉路,探寻武汉真实环保卫生情况
2021年7月9号一早,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资环学院赴武汉社会实践小队就来到了武汉人流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江汉路,只为探寻最真实的环保卫生状况。除此之外,他们还肩负着宣传环保知识、调查武汉市民环保意识…
趣味学英语,公益暖人心
人们常说:今天的发展是昨天的教育,今天的支教是明天的发展。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支教助学,尽心而为。百年薪火永赓续,青春奋进新时代。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努力做到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