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访传统文化传承探寻者,分析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王瑞崟 梁亚茹

为深入了解青岛市黄岛区茂腔文化发展现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探究乡村振兴如何与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结合,8月12日至8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走向振兴实践队前往西海岸文化和旅游局及晓宁公益进行采访。

茂腔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历经几百年长盛不衰,深深扎根人民群众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在实践前期,实践队员通过网络资料查询,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学习胶南茂腔这一传统技艺,了解茂腔传统技艺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文化地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查阅网上资料时,我没想到在我上大学的这所城市还有历史这么悠久的茂腔文化,还有这么多没有被发现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践队员李臣在出发去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前说道。

实践队首先前往文旅局,采访文旅局副局长谢同银,访谈中谢同银说道:“进入20世纪后,我们这茂腔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和发展,目前共有218个村办业余团常年活跃在广大农村,目前已经形成了我们自己鲜明、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如今茂腔文化传承现状让人忧心,茂腔文化传承压力大,传承者逐渐老龄化,在加上如今短视频行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新鲜血液还在孕育,茂腔的传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解决办法文旅局也正在探索,目前文旅局着力推进茂腔文化进校园活动,借助青岛市各高校平台,开展茂腔艺术教育。对于新鲜血液培养,文旅局选取专业心强、德高望重的茂腔老师对学生们进行授课,教学生认识茂腔,逐步了解茂腔历史,学唱茂腔名段。在访谈最后,实践队员与谢同银一同来到茂腔文化展览室,在谢同银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充分认识到了茂腔文化的发展历史,感受到了茂腔文化的魅力。

之后,实践队员们又前往晓宁公益,采访其负责人崔晓宁。团队成员到达“宁静心语”心灵驿站。古朴的大门,缠绕在围墙上的藤蔓,营造了一种静谧之感,让人不禁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放松。崔晓宁是青岛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法人代表,同时兼任多个社会公益组织及乡村振兴产业公司的负责人,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入了解,对乡村振兴和公益活动结合有着独特见解。队员们向崔晓宁提出了前期在实地调研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许多传统非遗手工艺品与现代社会需求无法很好融合,手工艺人制作的工艺品缺少市场需求,无法获得经济收入等。队员提问过后,她沉思一会,从身后的架子上拿出一件融合现代创意改良的手工艺品向队员展示,详细地阐释了创意来源及内涵,通过介绍这件产品解答了实践队员们的疑惑。

非遗文化、社会公益、乡村振兴,这三者不是孤立分散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崔晓宁以自身经历,为团队成员讲述三者之间的联系。2019年,崔晓宁入驻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镇徐村,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徐村妇女开展免费培训,传授传统手工艺,在提高徐村妇女的劳动能力的同时,促进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传承。同时,她帮助徐村妇女提供手工艺品制作方面的订单,把村里闲散的劳动力组织起来,让徐村妇女们在家门口就能通过制作和加工手工艺品取得收入。听完这一事例,队员们感到豁然开朗,此前在进行实地调研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将这三者割裂的情况,才导致调研成果不显著。

采访最后,崔晓宁表示将持续关注实践队的进展,她嘱托道:“希望你们能坚持自己探寻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亲自去这些非遗文化传承地看一看,体验体验,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队员们向崔晓宁表示了感谢,并合影留念。

“今天听了老师的讲解收获颇丰,希望以后我们也能更多地投入到非遗传承、志愿服务、乡村振兴中去!”实践队长王瑞崟感慨道。

通过本次采访,实践队员现场体验和探寻茂腔文化传承,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汲取了宝贵经验,对如何将非遗传承、社会公益、乡村振兴融合有了更好的设想,为后期的实地调研打下了基础。后期,走向振兴实践队将对西海岸新区23个街道与1个自然保护区进行详细地调研,总结传统文化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8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秘马集甜柿,引领发展新潮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引领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新潮,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深入甜柿基地,详细记录甜柿的采摘和储存方法。紧……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马集甜柿,推动乡村繁荣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走向繁荣,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仔细观察,记录甜柿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然后,与……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聚焦马集甜柿,共筑振兴之路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助力马集村甜柿产业踏上振兴之路,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踏入甜柿基地,认真记录甜柿的生长周期和产量……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描绘乡村蓝图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描绘出马集村的美好乡村蓝图,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抵达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到达后直奔甜柿基地,专注地参观并详实记录甜柿的品……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马集甜柿,点亮乡村希望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马集村甜柿产业的发展奥秘、点亮马集村的乡村希望,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在甜柿基地里认真参观,仔……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探索马集甜柿,助力产业振兴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推动马集村甜柿产业的蓬勃发展,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首先来到甜柿基地,用心观察甜柿的生长态势,详……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马集甜柿产业之访,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为了探寻甜柿产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奥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走进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进入甜柿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与乡镇干部及当地种植户……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 高林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走向振兴实践队赴藏马山、海青镇调研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了解藏马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调研藏马山“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进一步了解海青镇茶文化发展历史及现状,探究“文化大集”实践可行性,8月10日至8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
“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授队旗,青年学子踏征程
1.授队旗,青年学子踏征程——水资源学院“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7月19日,“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工程”社会实践队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建设管理局渠首分局举…
温情乡村:留守老人不孤单
养老问题是老龄化程度日渐加深的中国不可忽视的一大社会问题,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地段偏远,劳动力缺失,有些地区还存在养老措施不够完善的问题。为健全居家养老制度,保障老人生活质量,2021年8月1…
与传统文化结合,探寻支教新模式
为了探寻支教的新模式,将课程设计与支教地传统文化相结合,8月10日至8月1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走向振兴实践队对柳山镇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归纳,共设计出16课时的系列课程,并在柳山小学进行现场授课。在课…
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保护黄河志愿服务队到渠村乡开展社会实践
根据团中央《关于开展2021学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实践活动的通知》指示精神,按照校团委相关文件要求,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美丽中国实践团在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强的带领…
走访泊里红席手工艺人,寻访红席文化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是流传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一带的民谚,反映的正是当地延续2000余年的一项特殊的年节旧俗:铺红席。为更好的了解泊里红席的传承现状,挖掘红席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8月10日…
暑期“三下乡”丨环境学院西北地区 “青春聚力乡村振兴·当好村镇饮用水源卫士”社会实践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慰问西藏干部群众时指出,保护好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近年来,环境保护相关单位先后印发了一系列关于村镇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的一系列文件,陕西省也召开了全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会…
山东学子三下乡:重走红色路线,传承红色基因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山东科技大学资源学院暑假…
安财学子暑期实践心得:渡江之行,青春之旅,红色游学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追击阶段发起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也是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为追寻红色足迹,领略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精神,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扬…
暑期“三下乡” | 环境学院赴村镇水源地水质调研实践团实践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近年来,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农村饮用水一直沿用分散的人工就近取水方式,直接取用自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