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开展农村农药污染问题的调查,助力乡村生态发展,7月25日,青岛农业大学“绿之益”赴淄博分队走进淄博市临淄区,开展一系列农药污染问题的调研。
农药污染的产生:
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生态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在生产中擅自扩大农药使用范围,不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法定登记农作物和用量使用,滥用、乱用农药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农民单纯追求杀虫、杀菌、除草效果,违反农药使用的有关规定,擅自提高使用浓度、增加用药次数,违规使用“两高”农药。我国大多数农民使用的喷雾器仍以手动喷雾器为主,因其价格低廉,销售量一直占主导地位。但这种喷雾器雾化效果差,存在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农药有效利用率相对较低,既影响了防治效果,又严重浪费农药。我国在农药使用的技术理论和技术措施上的研究严重滞后,农药使用技术仍停留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技术水平上,即采用液力式喷头,不考虑作物叶片特征和群体结构,这种粗放的施药技术常造成大量的药液直接流入土壤中或药液雾滴飘移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农村地区农药过量可能具备的危害:
农药污染,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产物及杂质超过农药的最高残留限制而形成的污染现象。而经过我们的实地走访和询问,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地区存在农药使用过量的情况,那么农药使用过量会造成多方面的污染:农药过量会导致土壤、大气、水源受到污染,这会导致其它一些比较敏感的植物受到影响,并且农药过量也会使农产品上残留,农药对果树的污染,轻者造成果树光合作用减弱,果实成熟延迟,重者可致叶片黄化、失绿、卷叶、落叶,果实发生果斑、褐果、落果或畸形,植株矮化,种子发芽率低等,甚至植株死亡。
农药对人类的影响是残留在生态环境中的农药,通过生物之间由取食所构成的链锁形式进行转移和传递,逐级浓缩,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最易受到农药残毒生物富集后的危害。农药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时,出现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慢性中毒往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才显现症状,况且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的,不易及时发现,因而往往被人们所忽视,这种间接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尤为可怕。慢性中毒时,引起人畜内脏机能受损,正常生理代谢受阻,甚至有些农药残留物能致癌、致畸或致突变,并且影响遗传和生殖力。
农药污染的预防:
安全、合理、适时使用农药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有关规定,按照规定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在相应作物上施药。禁止、限制使用高毒农药。根据病虫草等有害生物情况,选适宜农药品种、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方法,合理混用农药。重视病虫害的观测、预报,在害虫、病原生物生命力最薄弱的环节用药,从而达到提高防效、降低用药量、减轻农药对环境污染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使用农药,应做到对症下药,掌握最佳施药时期和用药方法。严格掌握正确的施药量。创造提高药效、降低用量的条件,如辅助剂的改进、施药器具性能的改进等。合理混用农药。合理调配轮换用药,多种防治措施并用。妥善处理农药包装物农药的包装物一定要妥善处理,装过农药空箱、空瓶等要集中处理,不准用于盛装粮食、油、水、食品和饲料等,更不能随意扔入河塘、湖泊。
淄博市的部分乡村存在着,农药使用过量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农民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不了解,我们应该加强对农药使用安全的宣传行动。提高群众和管理人员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农药污染的严重性,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药污染治理,做到对症、适量用药,并严格遵守施药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的农药残留符合标准,不断弱化农药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污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88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