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油学子暑期实践:追寻红色记忆,筑牢红色阵地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张婧逸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100周年,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仆后继、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段气吞山河的英雄长歌。百年沧桑,百年辉煌。初心不改,使命如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暑假,西油暑期实践队——党说的都队选择走进红色爱国教育基地,追忆往昔发生的红色故事,了解那些为中国革命浴血献身的英雄儿女,学习先辈们奋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为配合国家及学校的防疫要求,小队成员各自返乡,走访家乡的红色教育基地。2021年7月4日 ,小队进行腾讯线上会议,敲定实践主题,并在线上进行资料查询为实地实践做准备。

四川成都,队员实地走访新都区烈士陵园,在陵园内扫除落叶、擦拭墓碑,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并进行祭拜。碑文上记载了英雄们的生平事迹,寥寥几行文字,恍惚间却让我们仿佛同他们一起见证了那段共产党成长起来的艰难而伟大的时光。

四川阆中,队员来到阆中市红军纪念馆,一进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约8m的深红色雕塑,雕刻的是红军战士奋勇激战的情景,在雕塑的下方写着各个战士的姓名以及战争细况。后我们又参观了位于纪念馆内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有红军强渡嘉陵江时所使用的武器、文件等,从旁边的文献可以得知,强渡嘉陵江战役是一场十分艰难的战役,多名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用十分简易的步枪与敌人进行战斗,最后红军战士们艰难赢得了战斗,并成功解放阆中。虽然隔着玻璃,却也依然能感受到红军战士拿着武器战斗时激烈场景。

四川绵阳,队员前往南阳烈士陵园,站在烈士陵园外就遥遥地看到上面挂着这样一幅对联:“赤子拯乾坤,壮士西归名不朽;丹心映日月,汶江东去血横流”。它歌颂着那一个个英勇就义的热血性命,描绘着那一抹抹不曾模糊的身影,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美好的今天。一幅幅令人肃然起敬的照片,一幕幕感人至深 的场景,特别是陈平烈士的事迹,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我们将手中的白花献在了解放碑前来表达对先烈们的缅怀之情。最后我们与来参观陵园的游客们一起敲响了“传廉鼓”,由鼓声将“清廉”二字铭刻于心。

湖北武汉,队员则选择了去往辛亥革命博物馆,步入首义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高大的红色建筑--辛亥革命博物馆,它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心中不免有所震撼。博物馆有四层,包括地下层,分为五个展厅,从清末新政讲到临时政府的建立再到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步入博物馆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倒流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时正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在馆内我们参观到19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的场面,在谴责清政府无能的同时,更多则是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发愤图强、振兴中华。雕刻的蜡像上,西方列强面容所洋溢出的高傲轻蔑与清政府官员的麻木腐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那时国家处境的艰险。辛亥革命博物馆,以逼真的场景,再现了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巨变。念及此处,作为后辈的我们都不禁暗下决心要努力奋斗,只是心中也不免庆幸感叹,中国,再不会是当年那副模样!

陕西西安,在参观西安烈士纪念馆时我们了解到在1950年,经过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批准,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修建了这座陵园,这里安放着革命烈士、残疾军人、离退休职工骨灰228个,内建有1栋三层砖混结构的天福堂。穿过石亭,面前的方形平台,便是胡景翼将军的墓。在边长约5米的平台中央,竖立着一块长方形的石碑,上面书写着“中国民国陆军上将、延威将军胡公笠僧之墓”等绿色的字样,除此之外,在这座陵园里,还安葬着38名1937年以前参加革命的老红军、10名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43名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军、13名抗美援朝志愿军和西藏剿匪解放军、11名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队员们认真的擦拭着每一个碑,上面每一个烈士的名字都仿佛无比沉重,一笔一画,记录着当年浴火奋战的英勇身影。烈士陵园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党史教育的重要场所。看着纪念馆上写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我们不禁深深地被这里的气氛感动。

福建岩,队员们进念碑公园后先和往常一来到念碑前行瞻仰,然不是清明,但是念碑前面是有零星的百花放。随后来到公园内的史博物馆进行参。参又聆听工作人员讲有关发现区当地的史比我所了解的要更加长远,其中征宁化州等地的部都有不少无名的新区士兵。然福建从古至今很少有在本地作记录,但是西人仍然孜孜不倦地向红军输入新血液,也是西人的自豪。

本次红色教育基地之旅,我们到访了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缅怀和悼念革命先辈。青春再起航,筑梦新时代,我们应自觉传承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许多红色基地是英雄长眠之地、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之地,百年艰苦奋斗,热血未凉,英雄故里不可冷落。而那些历史长河里的一段段红色记忆,如燎原星火,熠熠闪闪,吾辈莫失莫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9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文化见证兴衰,非遗彰显魅力】——宝藏守护者走进山东非遗剪纸
为更好的了解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照剪纸传承和弘扬的现存问题,并就问题提出可行性更强的解决措施,加深民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宝藏守护者社会实践小分队,于7月16日至7月23日在…
星火红色实践队探访胶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浴血奋战铸就“胶高魂“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胶北指的是胶州地域胶济铁路以北大片区域,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战争期间,胶北人民创造的不朽业绩,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永…
走进博物馆,培育爱国情------苏州站
走进博物馆,培育爱国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分队为了与社会更好地接触,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感恩祖国,也为了继续弘扬先人革命中不屈、创新的精神,在这特殊时期—建党100周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苏州…
百年风华青年说--- “回瞻光辉事迹,拼搏砥砺前进”
百年风华青年说“回瞻光辉事迹,拼搏砥砺前进”——-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淮安分队周恩来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桃花垠永怀路2号,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距离周恩来故居约两华里,属周恩来故里景区。19…
“三牛精神“,永垂不朽
“三牛精神“,永垂不朽------奋力书写新时代精彩华章□张山珍(生命科学学院1901班)【摘要】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
开毒品艾滋宣传,展无毒无艾画卷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思想,加强我校青年学子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宣传禁毒防艾活动,发扬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我校开展了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1年暑假三下乡“…
“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三下乡活动进行时
为进一步宣传禁毒防艾活动,增强人们禁毒防艾意识,发扬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7月1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2021年暑假三下乡“千秋禁,红丝行,展未来”实践团在邹杰老师的指导下…
固抗疫之心,尽绵薄之力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中,人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终于使得疫情有所控制。肆虐的疫情不仅危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影响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新冠疫苗的研…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赴陵园,悼先辈
7月15日,在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雨花台纪念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这是学校在暑假开展的三下乡活动,我充满期待的报名参加,希望能距离社会更进一步。…
根雕调研——根雕文化与实践的火花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每个三下乡队伍将可能遇到各种困难,这不仅是将书本知识落于实践的过程,更是对同学们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考验。岭南师范学院“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