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灵晔队伍相遇,第一次与电城中学的学生们相遇、面向小班上课,从课题选择、材料搜集、教案撰写、ppt制作、课程试讲,到面对面线上授课,每一步都是新的尝试,有困难,也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课题的选择,在加入灵晔之前,就不禁想象过,如果能有一次与三下乡的朋友们交流的机会,分享一些知识,或一些值得分享的东西,有什么是在短暂的时间中值得交流的,能让学生们有所收获、有所触动的?思来想去,让我们和同学们即使不能会面,即使授课方式从线下到为考虑疫情防控改成线上,即使其中困难加剧,都没放弃这一场约定,是莫大的决心,也是疫情当下彼此同行的勇气。国内疫情反复,抗疫之路漫漫,作为学生的我们经历着的注定是前所未有但只能勇敢直面的抗疫战,以什么态度去积极面对,疫情当下对个体的思考,应做的是什么,能做的又是什么,大约是每个青年都不断思索的……
因为共同的经历,又因为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值得交流。有很多声音说,我们这一代蛮悲催的,经历的变故多,受到不可抗的影响大,生于“非典”,考于“肺炎”,什么事都遇上了。作为其中一员,我觉得这是一种幸运。幸运在于,每一次灾难来临时,我们都是被紧紧保护的一群人,前辈们身体力行给我们做出表率。幸运在于,只有我们这一代,在每个合适的年龄节点,能上一堂全球性的思想教育大课,全面而深刻。我们刚刚掌握了自己的方向盘,看到乌云压下,每个个体的命运轨迹被挤压,随着社会急刹车,全球发展变轨,有的人毅然冲向前,有的人被迫滞留原地;有的驶向出路与通途,有的拐入生命暗角。或许这个年纪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思量着:走或不走?往哪走?
风暴催生能扎根的树。我们还真不是看的最清楚透彻的,但或许是最用心感受的,用随年龄渐长的理性和责任感,在这一场全球性风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不再模棱两可,人云亦云。
正是这样的触动,使这一主题在我心里有着不一样的重量,有着热切地期待地分享的愿望。
在准备课程之余,体会到找材料筛选的不易,也因为对材料更目的鲜明的选择和剖析,使自己对课程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仅仅一个数十秒的视频,因为版本和语言的不同、难度水平的拿捏、覆盖词汇的范围等等,就找了十几个不同的视频材料,所幸最后找到了满意的材料。
用材料结合不同的教学工具、设计不同的课程环节,也比想象中更难。一段材料看几遍,每遍如何循序渐进地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其中可以穿插怎样的互动等等细节也在一遍遍试课的过程中一步步改进和调整。
课前等待学生们进入课室时有几分紧张,担心课程进行不够顺利、担心表达不够清晰,担心学生们不能一起互动。学生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每一次互动都被积极地回应,课程也得以顺利地进行。
另一次难忘的经历,是与大家的学习经验分享会。即使下课时间已经过去,同学们仍踊跃地提出学习上的疑惑和困难,虚心向学的热情让我感到触动。和同学们的交流是一次互相的走近,在交流中自己近一步了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在备课、磨课、上课的过程中与大家一起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7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