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曲折的洮河滚滚而来、穿城而过,如同历史的长河向我们铺陈出那段峥嵘岁月里的人与事。
在“赴陇援西”的时间里我们有幸可以采访到第十九代土司的孙子—杨正老爷爷,聆听他为我们讲述土司故事,学习红色文化!
今天,古老落后的土司制度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但卓尼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的红色故事仍在这片土地流传。
上世纪30年代,卓尼还是由世袭土司统治的地区。卓尼土司是甘肃几个藏族土司中确立时间最早,管辖范围最大,沿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管辖人数最多的土司。
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藏名罗桑丹增南杰道吉,号子余,13岁承袭土司之职。在杨土司革命纪念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寻常的土司。“他从小聪颖好学,幼习藏汉两文,精明能干,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爱好摄影。”
杨积庆结交广泛,纪念馆墙上的一张合照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照片中正是杨土司与来卓尼收集植物标本的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合影。“在很多方面,他是一个十分时髦的人,对于外界的世界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是洛克在其书中对他的评价。
他与吉鸿昌、宣侠父等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人士往来密切,正是通过他们,杨积庆对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有所了解,他的思想变得更加进步。
在杨积庆的“朋友圈”里,还有一个人让人很意外,这个人就是范长江。范长江于1935年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启西北之行,报道红军长征的行迹和西北近况。他来到卓尼土司司令部采访,也同样关注到了这个不一样的土司:“杨氏足未曾出甘肃境,但因经常读报,对国内政局,中日关系事件,知之甚详。”在《中国西北角》一书中他对杨积庆评价甚高。在卓尼,他们进行了彻夜长谈,这场谈话刚好发生在红军第一次过境甘南之际,讲解员说:“正是这场彻夜长谈,使杨积庆知道了红军北上是为了抗日,在民族存亡的大义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担当。”
红军两次过甘南,顺利北上抗日,杨积庆的援助功不可没。
1935年9月初,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甘南,进入杨土司辖区迭部。杨积庆接到蒋介石紧急电令,要求他出动全部藏兵在岷县、迭部一带,与军阀鲁大昌的国民党军队联合设防,堵截、阻击红军。但杨积庆几次变相拖延、抗拒出兵。
崔古仓开仓放粮是杨土司广为流传的红色故事之一。9月16日,红一方面军大部队从迭部县旺藏乡出发后,过白龙江进入然尕村,来到一个叫崔古仓的村庄。红军队伍在经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后,进入甘南境内时已是人困马乏的状态,粮食急缺。该村刚好有一个杨土司的粮仓,储藏着20多万斤粮食,其中大部分是小麦,这在主产青稞的青藏高原极为难得。
纪念馆展出了一封杨积庆给部下的密信,信中言明为红军让道,密令部下“粮食不必坚壁清野,开仓避之”。因此,在杨积庆的暗中安排下,红军顺利开仓取粮,使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红军将士体力得以及时补充。“崔古仓开仓放粮为胜利突破天险腊子口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杨正爷爷说。
“此仓内粮食是杨土司庄稼粮,希望各单位节约用粮。”这是开仓放粮时,红军在粮仓的仓板上写下的话语。纪念馆展出了红军留在仓内的江西苏维埃纸币和借粮的借条。这些历史印记也为人们再现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红军队伍。
红军长征来到甘南时的白龙江全然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河谷纵深,水流湍急,要过江就必须借助木桥和沿江而建、仅能一人通过的栈道。但在红军到来前,栈道和过江的木桥已被敌军破坏。“杨土司派人修复了达拉沟栈道、九龙峡栈道、尼傲峡木桥。”
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沿着中央红军开辟的道路长征到达甘南。“这一次,杨积庆选择了公开站出来欢迎红军”。他为红军腾出地方当指挥部,命人为红军当向导,再次开仓放粮,还赠送马匹、羊只、粮食等物资,甚至为红军庆功,表达与红军联手抗日的愿望,还以多种名义保护了红军战士。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如今,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人流如梭,人们在此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杨积庆烈士纪念馆所在的博峪村也已面貌一新,这里的人们正踏实而坚定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通讯员:李文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