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习土司故事,赓续长征精神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作者:山东理工大学赴陇

蜿蜒曲折的洮河滚滚而来、穿城而过,如同历史的长河向我们铺陈出那段峥嵘岁月里的人与事。

在“赴陇援西”的时间里我们有幸可以采访到第十九代土司的孙子—杨正老爷爷,聆听他为我们讲述土司故事,学习红色文化!

今天,古老落后的土司制度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但卓尼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的红色故事仍在这片土地流传。

上世纪30年代,卓尼还是由世袭土司统治的地区。卓尼土司是甘肃几个藏族土司中确立时间最早,管辖范围最大,沿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管辖人数最多的土司。

第十九代土司杨积庆,藏名罗桑丹增南杰道吉,号子余,13岁承袭土司之职。在杨土司革命纪念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寻常的土司。“他从小聪颖好学,幼习藏汉两文,精明能干,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爱好摄影。”

杨积庆结交广泛,纪念馆墙上的一张合照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照片中正是杨土司与来卓尼收集植物标本的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合影。“在很多方面,他是一个十分时髦的人,对于外界的世界有着独特的见解。”这是洛克在其书中对他的评价。

他与吉鸿昌、宣侠父等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人士往来密切,正是通过他们,杨积庆对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有所了解,他的思想变得更加进步。

在杨积庆的“朋友圈”里,还有一个人让人很意外,这个人就是范长江。范长江于1935年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启西北之行,报道红军长征的行迹和西北近况。他来到卓尼土司司令部采访,也同样关注到了这个不一样的土司:“杨氏足未曾出甘肃境,但因经常读报,对国内政局,中日关系事件,知之甚详。”在《中国西北角》一书中他对杨积庆评价甚高。在卓尼,他们进行了彻夜长谈,这场谈话刚好发生在红军第一次过境甘南之际,讲解员说:“正是这场彻夜长谈,使杨积庆知道了红军北上是为了抗日,在民族存亡的大义面前,他最终选择了担当。”

红军两次过甘南,顺利北上抗日,杨积庆的援助功不可没。

1935年9月初,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甘南,进入杨土司辖区迭部。杨积庆接到蒋介石紧急电令,要求他出动全部藏兵在岷县、迭部一带,与军阀鲁大昌的国民党军队联合设防,堵截、阻击红军。但杨积庆几次变相拖延、抗拒出兵。

崔古仓开仓放粮是杨土司广为流传的红色故事之一。9月16日,红一方面军大部队从迭部县旺藏乡出发后,过白龙江进入然尕村,来到一个叫崔古仓的村庄。红军队伍在经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后,进入甘南境内时已是人困马乏的状态,粮食急缺。该村刚好有一个杨土司的粮仓,储藏着20多万斤粮食,其中大部分是小麦,这在主产青稞的青藏高原极为难得。

纪念馆展出了一封杨积庆给部下的密信,信中言明为红军让道,密令部下“粮食不必坚壁清野,开仓避之”。因此,在杨积庆的暗中安排下,红军顺利开仓取粮,使处于饥饿状态下的红军将士体力得以及时补充。“崔古仓开仓放粮为胜利突破天险腊子口奠定了物质基础,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加油站。”杨正爷爷说。

“此仓内粮食是杨土司庄稼粮,希望各单位节约用粮。”这是开仓放粮时,红军在粮仓的仓板上写下的话语。纪念馆展出了红军留在仓内的江西苏维埃纸币和借粮的借条。这些历史印记也为人们再现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红军队伍。

红军长征来到甘南时的白龙江全然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时河谷纵深,水流湍急,要过江就必须借助木桥和沿江而建、仅能一人通过的栈道。但在红军到来前,栈道和过江的木桥已被敌军破坏。“杨土司派人修复了达拉沟栈道、九龙峡栈道、尼傲峡木桥。”

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沿着中央红军开辟的道路长征到达甘南。“这一次,杨积庆选择了公开站出来欢迎红军”。他为红军腾出地方当指挥部,命人为红军当向导,再次开仓放粮,还赠送马匹、羊只、粮食等物资,甚至为红军庆功,表达与红军联手抗日的愿望,还以多种名义保护了红军战士。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如今,卓尼杨土司革命纪念馆人流如梭,人们在此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杨积庆烈士纪念馆所在的博峪村也已面貌一新,这里的人们正踏实而坚定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通讯员:李文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聚焦医患,再度起航
聚焦医患,再度起航——MSIT社会实践队暑期专项活动医患关系作为一个医疗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一直受到大众的关注,山东大学MSIT社会实践队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医患关系有了一…
服务山东•山大方案| 聚焦健康医疗产业 打造“康养济南”新蓝图
山东大学硕博服务团第九分队赴济南市开展“助力‘康养济南’,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建设国际智慧医学城”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社会实践”——“践行革命之旅 寻找红色印记”之延安
为了在新时代弘扬红色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为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展现矿大学子积极上进,弘扬红色文化的精神面貌,“践行革命之旅,寻找红色印记”社会实践团队分批行动,其中于8月12日在陕…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第四天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采访污水处理厂(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钟康辉)八月十六日是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雨湖区暑期社会实践团进行的第四天,今天成员们的主要任务是采访污水处理厂…
从木头到根雕的人生——陈国玉
从木头到根雕艺术品需要什么?一笔一笔的篆刻,一步步减去废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一层层地推进,循序渐进的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湛江雷州根雕传承人陈国玉1979年出生于雷州调风镇井仔村,因幼时患小儿麻…
走近雷州博物馆,探索百年根雕之美
近日,岭南师范学院文传院“刻梦”社会实践队队员就探索雷州根雕文化一事前往雷州市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收获颇丰。雷州市博物馆新馆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的…
线上调研疫情高峰一年后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MSIT社会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线上调研疫情高峰一年后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MSIT社会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为了了解大众对于医患关系的看法,2021年8月16日,“MSIT”社会实践队在线上组织问…
滁州学院学生赴阜阳红色百年党史探访活动
中国青年网阜阳8月13日点(通讯员张奥运)暑期,滁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赴阜阳红色百年党史探访小分队在阜阳探访了当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暑期社会实践会活动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开展的一个活动,今…
深入调查医患关系现状——“MSIT”第七届暑假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深入调查医患关系现状——“MSIT”第七届暑假社会实践专项活动"MSIT"第七届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会议于2021年8月15日晚召开,会议简要地介绍了活动的安排。会议召开后,本次实践活动在8月16日正式展开。为了深入了解疫…
与时代接轨,让这项“非遗”焕发新活力
百年根艺基地是雷州根艺代表人物陈国玉一手创办,该基地专注原木茶盘、大板茶桌等各类根雕艺术品的制作与销售,是雷州地区最大的根雕园区之一。那么,让我们走近百年根艺基地,看看陈国玉老师是如何让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