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研小组线下实地调研吸管材质种类的过程中,部分吸管的包装上未标明材质,仅凭肉眼也无法观察出该吸管的材质。为解决这一难题,“可降解‘塑’造未来调研团”在组长梁思航的统筹规划下,开展了关于吸管材质的探究性实验行动,本次探究性实验中,组员们分工明确,对待实验认真严谨,务实求真的态度贯彻始终,最终达到探究并验证出20种不同餐饮店的吸管材质的预期目标,进一步增加了本次调研数据的可参考性。 8月14日起,组员们顺利完成分工并着手开始设计实验。在前三天的文献资料,组员们得知可降解吸管和塑料吸管存在密度差异,两者的韧性也有很大差别。对此,组员肖嘉毅设计了两个实验进行鉴别。此外,在结合了专业知识后,组员们还推测,还可以利用可降解吸管不耐高温的特性设计实验进行鉴别。 次日起,调研小组按照分工进行第一个实验鉴别。通过中期调研得到的数据可知:可降解吸管的密度稍大于水,而塑料吸管的密度小于水。组员肖嘉毅将若干样本的吸管剪成小段,置于室温下的水中,观测吸管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经过可靠、重复的检验,调研小组成功区分出全体样本中的13种可降解吸管样本。随后,调研小组又通过检验韧性的实验,尝试鉴别可降解吸管和塑料吸管。市面上常见的可降解吸管材料大多是从玉米淀粉中提取的,韧性不如塑料吸管。因此,调研小组通过对照实验,分析吸管受力后的折痕形状。经调研小组检验,结果为13种可降解吸管,这与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吻合。 8月15日,为验证调研小组对于耐高温特性进行实验的推测,调研小组用60°热水和常温蒸馏水开展了探究性实验。据观测,其中9种材质的吸管在静置十分钟后就开始软化,二十分钟后形状改变,另外4种吸管十二分钟左右开始软化,其余吸管则不发生形变。因此,调研小组认为,其中的13种材质为可解决吸管,剩余7种为普通塑料吸管,这与之前的实验结果吻合。 至此,调研小组设计的探究性实验顺利完成。“可降解‘塑’造未来”暑期调研团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并动手完成实验的方式已确定了多种不同餐饮店的吸管材质,完成了预期目标!相信调研小组后期的工作也能圆满完成,助力可降解吸管“塑”造未来! 文字: 可降解‘塑’造未来”暑期调研团 肖嘉毅 审核: 可降解‘塑’造未来”暑期调研团 梁思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2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