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实践实践,开启环保之旅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作者:魏震

时间如白驹过隙,暑期社会实践很快就结束了。在这为期时间不长的实践过程中,我和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赴芜湖高校、社区碳币宿舍环保宣教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从7月13日至7月20日在芜湖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宣讲以及碳币宿舍项目的推广工作。希望通过这些天的努力帮助大家提高垃圾分类有关的知识,为国家正在推行的垃圾分类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实践前的合影。通讯员 吴佳恒 摄

活动伊始,团队的队员们首先进入了芜湖各个高校,对各个高校进行有关垃圾分类的采访、问卷调查等调研工作。在进行高校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几乎达到了3天分发两百份调查问卷的目标。不仅如此,在对高校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还采访了个别同学以及校园中一些商铺、快递点、打印店的负责人,对这些校园的日常生活机构所产生活垃圾的数量及去向做了大致的调查。最后通过统计得到芜湖各高校的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以及学生对碳币宿舍项目的赞同度。最后,团队还进入了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以及生态文明思想宣讲活动。在小区,首先我们对小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的发放,之后在小区安排了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讲座。

图为谢龙啸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一食堂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吴佳恒 摄

暑期社会实践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也收获到了岁月老人永远也带不走的东西。首先就是团队的队友们,虽然说大家都是在一个学院的的,甚至有的是一个班的,但是之前并不认识,而因为暑期社会实践这次活动,我们彼此更加了解了,认识了很多可贵的朋友,我感觉这些朋友是暑期社会实践最大的收获。再者,就是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进行小区的垃圾分类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理论上只要人们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小区里有了分类垃圾桶。那么,垃圾分类应该不成问题,但是,理论的实践过程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这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人都很赞同垃圾分类,有的同志还提出了有助于垃圾分类的建议;小区中也出现了分类垃圾桶,甚至有刷卡积分兑换礼品的先进设备。但是,垃圾分类进行的状况不尽人意。原因有二:1、垃圾分类的准备工作并不完善。虽然小区内已经出现了分类垃圾桶,但是垃圾桶的摆放仍是随意地,并不是每一次出处的垃圾桶都分为正常的四种垃圾桶,甚至一部分区域都是其他垃圾桶。而且先进的智能回收垃圾桶也因为资金的原因,只有一台。2、人们的习惯不好改变,虽然大家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习惯了一个袋子装所有垃圾,短时间内并不习惯自己进行垃圾分类。大部分觉得太麻烦,费时间。因此,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并不好。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再好的想法都要付诸实践,现实中会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在理论上有多大的把握,都要投放到现实中进行实践。暑期社会实践交给了我们很多,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意识到了问题,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实践的机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努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努力帮助大家提高垃圾分类有关的知识,也为国家正在推行的垃圾分类工作奉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7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陶瓷魅力,继承传统文化

为了解陶艺历史,感悟陶瓷制作魅力,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开展陶瓷制作学习的社会……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国画魅力

为深入了解国画在当今时代的演变过程,体验中国传统艺术文化。2022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国画教学机构,开展国画绘制学习的社会实践……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练软笔书法,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对软笔书法学习的热情。2022年1月19日,“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探访本市书法协会主席团委员于先生家中,并跟随学习软……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刺绣文化,振兴传统工艺

为深入了解刺绣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刺绣文化。2022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持续学习苏绣,并绣制了荷包和团扇作品。刺绣……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青春三下乡:学习剪纸艺术,感悟传统文化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郭沫若先生曾以“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的诗句赞誉中国民间剪纸艺术,2006年,剪纸艺……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学民间剪纸艺术,承传统中国文化

为了解剪纸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2022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赓续薪火,文化流长”队队员董轩宇来到洪凝街道中心社区,宣传传统的剪纸文化。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传……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集市中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

辞旧迎新,既往开来,春节在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与传承中已经成为一个盛大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炎黄子孙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忙着置办年货,街道集市开始张灯结彩……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游览诗词圣地,感悟泗河文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根文化梦之队队员周鑫于1月19日走进了济宁市泗水县“川上诗文文化广场”进行游览,感受文化气息…… 猫巷✨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吟咏华章 声扬聊大 文学院举办团支部朗诵主题活动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传递青春正能量,3月30日,文心读书会、文礼思辩协会于西校区3#a116举办“声生万象,诵…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最新发布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丁仰凛】社会实践感言
转眼间,社会实践已经进行到了最后一天,这七天实践队收获了不少东西。虽然都是进行的线上工作,但是依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队员们了解了光伏发电的原理,这对于自己的思维也是一种提高。另外,使得并未接触…
“阿尔茨海默病”的由来
德国精神神经病学家阿尔茨海默(AloisAlzheimer,1864~1915),常用汉文音译名称为阿兹海默。阿尔茨海默病的原文全称为Alzheimer-KranKheit(常用汉文译名还有阿兹海默氏痴呆症、阿兹海默氏失智症、阿尔采末病),是一种…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活动第七天工作纪实
前六天的活动已经结束,今天迎来了实践的最后一天,七天的社会实践即将落下帷幕。在第七天,队员们决定去深入了解一下农业农村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道路。人民要吃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作为国家的支…
阳光下的快乐
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永远是最兴奋的,不仅是放假,还有体育课。这节体育课是学林班与远文班一起上的,是七彩假期班的第一次室外体育课。为保证学生安全,我们十位志愿者老师全部跟去了操场。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一天,76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全体中华儿女额手相庆,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一…
青春三下乡:立足高校、社区宣教环保,推进垃圾分类增质增效
为响应垃圾分类新举措,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增质增效。7月13至7月20日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赴芜湖高校、社区“碳币宿舍”环保宣教团队立足专业特色、结合社团品牌项目“碳币宿舍”实践经验在芜湖市部分高校…
会宁县博物馆——文物映耀百年征程
为进一步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承担起对红色资源与文物的保护、利用及开发责任,西北民族大学赴会宁县红色资源调研小分队在会宁进行实践的第三天,来到了会宁县博物馆并开展学习和调研。会宁县博物馆占地面积…
夏日炎炎,回忆悠长
2019年我很荣幸的录取到了安徽师范大学,成为了生态与环境学院的一份子,也在学长学姐的照顾和帮助下加入环境与健康协会这个大家庭。从此我便开始了与“碳币宿舍”的故事。在师大的两年时光里,遇到了很多很…
以万分之一的时间走万分之一的长征路
以万分之一的时间走万分之一的长征路——长征胜利景园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令人神往,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奇迹,是人类战争史上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长征也是挽救中…
抒内心肺腑之想,颂红色经典之声
抒内心肺腑之想,颂红色经典之声7月19日下午,小分队一行人在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景园内对游客与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以获得人民群众对会宁红色资源的了解情况与认可程度。在采访过程中,来自甘肃临夏的李爷爷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