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在实践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

来源:烟台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作者:任慧颖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数说“贵”产实践团研究的课题是影响贵州特产发展的因素及日后特产的发展方式。暑期前,我们做了本次实践的策划书,也进行了院内实践答辩,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准备,加深了我们实践队伍成员们对研究课题的理解,明确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我们计划制作两份问卷调查,一份是关于大众对贵州特产的认识情况问卷调查,调查人群针对非贵州人;另一份问卷调查是贵州本地学生对如何发展贵州特产的看法问卷调查,调查人群为贵州人,我们问卷调查的目的是调研大家对贵州特产的认识情况,了解程度,以使我们队伍提出宣传、推广贵州特产新路径。下面我们选取问卷中几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做分析。第一份问卷,参与人数为192人,主要受众为00后,在这192份问卷中,对贵州特产完全不了解的人占了51.86%,而比较了解的人仅占了9.9%,这其中悬殊的差距也意味着大众对于贵州特产的认识真的少之又少;而谈及贵州最具代表的美食——羊肉粉时,仅有23%的人表示不喜欢,这也说明大家对于羊肉粉的接受度比较高,从中我们也能看出,贵州特产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在问卷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家所担心的问题主要是产品不新鲜、商家的虚假宣传、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以及不方便携带,从产品角度来讲,我们不难发现,市面上确实存在许许多多的假冒产品,以及有很多打着正宗特产的名号来欺骗外地人的商户和产品,长此以往,大家对于这类产品有了抵触心理,产生了不敢尝试、不想尝试的想法,而这确实与市场问题相关,而现在兴起的电商,网购已经占据了人们的大部分生活,如果贵州特产可以进一步演变,提升速食的种类以及还原度,我们相信贵州特产也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贵州特产也可以走出贵州,变成全中国的美食。

第二份问卷反映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积极地跟外地同学们分享贵州美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贵州美食知名度;大部分学生花费在一个地方特产上的金额在0-100元,可见它们对特产是喜爱的,但由于对特产不够了解等情况,导致她们不愿花费更多金钱尝试特产,所以要想使特产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扩大特产的宣传,让人们能够更加细致的认识它;

大部分学生认为贵州特产得到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展特产既可以让承载着贵州百姓精神、文化的特产走向更多受众,还能有益于经济发展。

暑期到来后,我们积极联系烟台本地的食品加工厂,想要了解有关食品加工的知识,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成功与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在七月中旬前往参观酱油酿造厂,并将其发展为我们实践队的实践基地,举行了挂牌仪式。此次参观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却让我们收获满满,我们了解了食品企业发展应秉持诚信的理念、见证了每一款酱油的精心研发、看到了生产车间的专业化。参观前我们与欣和企业进行了多次线上交流,说明了我们的研究课题,她们也向我们提出了不少建议,结合我们团队近两个月以来查阅的资料,我们有如下结论。

影响贵州特产发展的因素:“伪特产”多,我们称之为“伪特产”的产品是指从品种到品质,从工艺传承到历史文化都称不上特产;特色过度、受众过小,这类产品通常在全国名声不低,但产地营销者常将其作为礼品,外地消费者对其只是尝鲜,培养不出消费习惯,这也就导致其难走出本省;产品经营模式固守“老”、“特”,因循守旧、缺少创新。我们提出日后特产的发展方式:夯实产业基础,地方特产企业的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应该将特色企业资源进行整合、能量积蓄;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是地方特产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要发展好特产事业,一定要用好政策、争取地方支持。地方特产事业由于地方性,能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的支柱,是振兴一方的特色名片。

两个月以来的实践之旅使我收获很多,这一路有许多困难,我们也曾焦虑、迷茫,想过放弃,却又不想输的那么惨烈,还好我们的坚持走对了方向,我们也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了清晰的认识,能为家乡特产事业的发展献上微薄之力,我们很荣幸也很骄傲,我们的实践还在继续,我们将继续探索、提出更多可行的解决方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66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暑期志愿在安工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实践队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党史重要讲话精神,在暑假期间于七月五日至七月十日到安阳市内黄县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更深层次的学习了党史以及为群众办实…
爱,从身边点滴做起—光盲之路
2021年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盲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再次启航。“光盲之路”项目立志从盲人的需求出发,以助力盲人生活为目的,将“有声读物+伴医服务”作为核心,展开以南京为主基地,全国多地同时并行的…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响应号召社会实践
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党史办实事送服务暖民心”队伍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党史讲话精神于2021年7月5日至7月10日在安阳市内黄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实践队员们向人们宣传…
三下乡:荆芡乡调研心得体会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由于我们选择了三下乡项目,我和其他同学必须亲自下乡调研,而这是我第一次下乡,因而我经历了许多,也学习到了许多。作为一个即将上大二的学生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暑假社会实践,因而…
美丽新农村 我们一起行动
美丽新农村,我们一起行动我爱我的家乡,喜欢它的每时每刻的变化。当我还是小学生的时候,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坑坑洼洼的土路,路面上疙疙瘩瘩,晴天的时候,路上尘土飞扬;可一到了下雨天,路上泥泞不堪…
对外汉语云教学,从实践中发现意义
人生,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你永远无法预知未来,可未来却取决于你倾注情感而走出的每一步,因果相连,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就像几年前的我,从未预想过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对外汉语志愿者,可回望走过的心路…
安工学子志愿服务
在内黄县余庄村的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的村民对于党史都有一定的了解,年龄在六七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生活在新中国成立的年代,他们经历了大跃进、文革,他们也见证了祖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改革开放,他们生…
“医”心向党小分队——党史进社区
在2021.8.8,“医”心相党小分队针对党史展开了社会实践,内容主要是向群众普及党的历史——党史进社区。在海报准备之初,他们有的提出想法,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有的主动承担责任,运用相关知识制作海报;有的…
“医”心向党小分队——党史故事进小区,汲取力量再前行
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可以发现大家对党史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中学生通过老师授课、看新闻等途径了解和认识党;青年人通过手机网络来获取党的资讯;中年人则是通过车内的电台广播或者报纸等提高对党的认知。…
暑期三下乡‖“复苏之风”实践团:传承千年文化,振兴佛山醒狮
7月19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属三下乡团队——“复苏之风”,来到聚心园小候鸟驿站为社区孩童开展一节精彩纷呈的《醒狮文化》课程,课程由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拓宽了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