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凤阳花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凤阳花鼓是滁州凤阳特有的一种曲艺形式,它起源于我国明朝时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不仅在凤阳当地流传甚广,更加享誉全国乃至海外。它既包含凤阳人共同的人生体验,又与同地域的生活事象、风土人情息息相关,展示了劳动人民,尤其是凤阳女性丰富且细腻的情感世界。然而,当今社会浅文化、俗文化、网络文化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在人们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当今凤阳花鼓的艺人严重老龄化,艺人年龄段较为集中,不够优化,所以对凤阳花鼓的保护刻不容缓。本次实践活动将围绕“弘扬文化青年探索活动”为主题,调查市民对凤阳花鼓的了解程度,对保护凤阳花鼓提出一些建议。
(一)参观凤阳文化馆
8月1日,全队成员来到了凤阳县文化馆,了解凤阳花鼓的历史背景,对凤阳花鼓有进一步的了解。凤阳文化馆主要设有百花剧场、百花影视厅、凤阳花鼓研究会、凤阳花鼓艺术团等,通常情况下,百花剧场经常会有凤阳花鼓的演出,馆内也是坐无空席,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馆内不再组织凤阳花鼓的演出,很遗憾没有在这里欣赏一场精彩的凤阳花鼓表演。不过队员们在馆内参观了一些凤阳花鼓在表演时所使用的乐器,如小镗锣、小花鼓、双条鼓等。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变歌,一男一女,男敲小锣,女打小花鼓,有时增加乐器伴奏,具有很强烈的节奏感,可以呈现出欢悦的气氛。同时馆内的工作人员也为我们介绍凤阳花鼓的发展历史,让小组成员对凤阳花鼓有了全新的认识,可谓收获多多。
(二)欣赏凤阳花鼓演出
8月1号,全体成员乘车来到了凤阳县小溪河镇,这里是凤阳花鼓的主要发源地。进入小镇,就能感受到一种浓厚的凤阳花鼓文化氛围,小镇上的人非常的热情与和蔼,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哼上一两句凤阳花鼓戏。这天来的正巧,在小镇的广场上,一群阿姨们正在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色彩鲜艳的服饰、形式各样的道具、独特的唱腔音调、感人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剧情,让第一次听凤阳花鼓的全体小组成员陶醉于此,感受到了中国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凤阳花鼓,小组成员们也跟着阿姨们进行凤阳花鼓的学习,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小组成员掌握了基本的击鼓技巧,但在演奏时,整体的曲调非常的不协调,可见凤阳花鼓的演奏需要极强的团队配合能力,这次学习极大的锻炼了团队的团结努力。
(三)调查市民对凤阳花鼓的了解程度
8月2日-8月4日,小队成员对市民进行调查,调查市民对凤阳花鼓的了解程度,可以大致的了解凤阳花鼓的传承现状,以便于对凤阳花鼓的保护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本次调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下调查是在组长林有为的带领下,联合毕文焌、李晴、齐凤琴三名队友对市民和学生进行随机采访;线上调查主要由组员李小朋和丁佳龙首先利用“问卷星”编辑好一份有关对凤阳花鼓了解程度的调查问卷,问卷里包含一些关于凤阳花鼓知识的问题,然后通过微信、QQ等平台发布调查问卷,对更多的人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凤阳当地的市民几乎都对凤阳花鼓有深入的了解,凤阳之外的市民只有部分老年人对凤阳花鼓有所了解,大部分年轻人对凤阳花鼓不太了解或者不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凤阳花鼓的传承严重老龄化,凤阳花鼓急需一批新青年认真学习和发扬凤阳花鼓,才能改变其传承现状,让凤阳花鼓永远传承下去。
(四)调查凤阳花鼓传承现状
8月5日,在队长林有为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前往凤阳县多个曲艺社、曲艺传习基地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凤阳花鼓的传承现状。近年来,凤阳县积极开展曲艺活动,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设立曲艺培训传承基地,基本覆盖了凤阳花鼓说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滁州市第二实验小学。2020年6月,滁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成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暨滁州学院凤阳花鼓教育传习基地。成立基地后,二实小继续发挥学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基础作用,以凤阳花鼓教育传习基地为新起点,利用特色优势,促进花鼓艺术教育实践,并向周边带动辐射,加大花鼓艺术的推广普及。经过对多个曲艺社和曲艺传习基地的调查走访,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凤阳花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表现得十分积极,甚至有些学校直接开展了凤阳花鼓的相关课程,让更多的新青年去接触和学习凤阳花鼓,可见凤阳花鼓的传承现状一片向好。
(五)分析年轻人不喜欢凤阳花鼓的原因并对如何传承凤阳花鼓提出建议
对于调查结果,组内人员积极发言,仔细地分析年轻人不喜欢凤阳花鼓的原因并对传承凤阳花鼓提出宝贵建议。队长林有位指出年轻人不喜欢凤阳花鼓的原因是“戏曲传统老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不能与时俱进。”组员毕文焌给出的原因是:“戏曲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落后,节奏太慢,导致现代人很难欣赏。”组员李晴给出的原因是:“戏曲宣传力度不够,戏曲接触渠道少,多数年轻人不了解戏曲,对戏曲有偏见。”组员李小朋给出建议:“凤阳花鼓要改变其传统模式,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相结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组员齐凤琴给出建议:“要加强戏曲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介传播戏曲知识和信息,举办一些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组员丁佳龙给出建议:“凤阳花鼓的表演手法、舞美设计等要避免脸谱化,要更丰富、更生动,让声腔曲调等戏曲音乐的旋律更好听、字词更易听懂,才能得到年轻人的喜欢。”
凤阳花鼓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不仅对当地人民,更对全国人民有着非凡的文化意义,其象征着中华传统中优秀的精神,寄托着代代人的生活希望。而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如今凤阳花鼓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作为中国的新生力量,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凤阳花鼓,让凤阳花鼓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永远流传下去!
(通讯员:李小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3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