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体悟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作者:罗鑫

中国大学生网信阳7月10日电(通讯员 罗鑫)

7月9日,为进一步了解革命精神,学习红色文化,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星火润初心实践团队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在博物馆内瞻仰烈士遗物,缅怀革命先烈,重走红色足迹,追寻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

走近博物馆,抬头仰望,气势恢弘的徽式大门上,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馆题写的馆名“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12个金字闪闪发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是仿古式现代建筑,主体为徽式风格,红檐橙瓦,主要由英雄广场,红旗飘飘,主题雕塑,兵器园,主展馆,将帅馆五部分组成,藏品主要是革命文物,主要种类有军事用品,如“列宁号”飞机;文献资料,如苏区党政机关的报告、法令。

这些都是革命时期珍贵的历史遗物,代表着那个时代的革命精神和对未来美好日子的向往。‘列宁号’飞机静静的躺在博物馆内,上面的弹孔印承载着历史上那段难忘的岁月,和作战时的艰苦,让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认真瞻仰着这架走过这么长岁月的历史遗物,都为此感到动容。馆内内容丰富,再现了当时革命的种种场景,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当年的革命战争之中。

馆内不但有着很多革命时期珍贵的历史遗物,旁边还有着关于这些历史遗物的介绍和标注,通过了解这些遗物的历史和经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在烈士们的身上,彰显着“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要以将军和革命先烈为榜样,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自己的奉献。

在将帅馆内,实践团队队员们瞻仰了在鄂豫皖苏区工作和战斗过的349位开国将帅的生平事迹、革命文物和历史照片。元帅厅、大将厅、上将厅、中将厅、少将厅,详细介绍了当年各位英雄的生平事迹,和为组织为党做出的巨大奉献。馆内内容丰富,再现了当时革命的种种场景,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当年的革命战争之中。

将帅馆内,一位位英姿飒爽的将军雕塑让人震撼,在这面刻着百位英雄将领的墙前,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无不为止动容,透过这面墙,似乎能看到先辈们的英勇作战时的英姿和献身时的义无反顾。馆内内容丰富,再现了当时革命的种种场景,栩栩如生,仿佛置身当年的革命战争之中。烈士们英勇献身,为革命成功而不懈努力着,用身体力行成为了后辈们的榜样。也正因为这些烈士们的杰出奉献,新县获得了“将军县”“将军的摇篮”的美誉。

馆内还有着丰富的革命藏品,如“列宁号”飞机、大刀长矛、红军旗帜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中留下来的珍贵革命文物,经历了岁月的不断洗礼,最终才呈现。伴随着革命博物馆内广播的详细解说,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认真观看参观着馆内的文物,品味着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聆听它们的故事。

红军旗帜静静的躺在博物馆内,虽然随着岁月的洗礼,颜色开始变得有些暗沉,但是在后人的眼中,那面旗帜永远都如刚染上鲜血一般红艳,透过大刀长矛,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似乎能看到那个时代的艰难历程,在那个弹药已经耗尽的时候,革命烈士就算用大刀,用长矛,也要将敌人打倒。馆内还展示了当时作战时的地形图,高低起伏,情况复杂的地形图不但展现出了地形的复杂,更展现出了那个时代战士们作战的艰难。

通过本次的参观学习,‘星火润初心实践团’的队员们了解了革命将军们的生平事迹,参观了当时革命烈士们留下的枪支,稿件等遗物,参观了烈士们曾经走过的路线,切实体会到了当年红军革命之艰辛,体会到了红军当年不畏艰险,坚守信念的精神品质。

英雄们的故事口耳相传,革命的精神牢记心中。实践团的队员们纷纷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不忘革命历史,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0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奋进新时代,再创新高度—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黄燕梅 黄泽汉 梁 桂林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三下乡活动心得——张曼俞
三下乡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在七月五号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正式开展,我们小分队的主题是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首先我们在学校的教室里进行了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的知识普及和宣讲是我们的队员对植物病虫害…
让温暖和知识洒进心灵
在暑假期间,盐城师范学院举行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讲则故事送少年”的主题活动。这次的活动给了我一次丰富暑期生活,提高社会经验,实现社会价值的机会。这次的爱心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有机会能够深入…
重庆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敬老爱老,宣传革命精神
2021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电学院“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敬老院开展尊老爱老活动,旨在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宣传革命精神。尊老、敬老、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延续5000…
湖北学子三下乡:了解基层民众想法,宣传疾控知识
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赴襄阳市樊城区闸口社区开展的实践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收集居民对国家疾控体系看法和意见,加强居民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视。志愿者们向…
三下乡活动心得——徐胜男
乡村振兴心得体会通过这次乡村振兴的活动,我们主要围绕植物的病虫害防治进行宣讲和讨论。在中国脱贫攻坚战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农业,在乡村振兴的计划中最重要的也是农业振兴,而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
茶园发展,兴振兴之光
为积极响应党在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全国小康社会的实现,7月16日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且将新火…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了解红色革命历史,传承先烈榜样力量
中国大学生网信阳7月16日电(通讯员罗鑫)为进一步了解革命精神,学习红色文化,怀着对革命前辈的崇高敬意,7月12日,河南城建学院三下乡星火润初心实践团队来到了许世友将军故里,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三下乡活动心得——史珍琪
个人心得体会我是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史珍琪,在今年的暑假时荣幸的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三下乡”活动,而我所在的团队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主要为返乡和当地村民普及当地病虫害的防…
弘生态茶园新风 助乡村旅游繁荣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始终是人们在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探讨的命题,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生态茶园的构想完美的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茶园是指在同一片茶园中,以茶树…
盐城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在小朋友的欢声笑语中显得十分热闹,或许是因为小朋友们放假的缘故,小朋友似乎有点太活跃了,参与的各位同学们花了不少的精力维持现场的秩序。除此之外,同学们在小朋友们平静下来之后,我们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