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经济资本,更是文化资本”,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创新性手段。我国的民族地区往往是贫困问题最集中的地区,文化扶贫是我国在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许多民族地区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旖旎的自然风光发展文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21年8月7号上午,南京审计大学征程边寨万里行实践团队成员实地考察了一个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乡村——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双蒙村板池屯。
这里群山环绕,泉水清幽,质朴安静;这里琴声悠悠,山歌甜美,花果飘香,鸟声鸣鸣。青山绿水之下是小桥流水,古朴民居散落其中,小道相连,鸡犬相闻。村中的房屋外观有法式浮雕特点,更有甚者特地从北美运输木材回村中搭建房屋。
除此之外,这个村里还有着世代传承的技艺——天琴和壮锦。
一千多年来,天琴一直在龙州县广为流传,是龙州民间的文化艺术瑰宝。天琴原壮语名为鼎叮,是边境的壮族先民在唱天、祭天等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法器。21世纪以来,当地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对天琴艺术的保护,将当地不同年龄的民间传承人详细登记造册,使他们得到承认和关注;另外,壮族音乐家范西姆等专家将天琴艺术挖掘出来,经过加工、整理,使其内容和形式得到升华。在与天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李绍伟先生的谈话中,李先生前脚刚刚送走来收集传统文化传承人影像资料的中央电视台,百忙之中特意抽空给我们介绍了当地壮族支系在此的历史渊源和神话故事、天琴(下文统称鼎叮)之来历、他学习鼎叮和表演经历、传统鼎叮表演和现代鼎叮表演之区别、自己对将来鼎叮发展的展望、演出活动在新冠疫情下的影响。我们得知天琴在当年南宁民歌艺术节上一鸣惊人,李先生也有幸曾经能到海外奥地利演出。我们还了解到当地还着力进行天琴后备力量的培养,此外还会有人在小学、中学组织青少年学生学习天琴,为他们提供乐器和师资,成功地将这一遗产引进课堂。这些工作为天琴在当地的保存、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同时也给当地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四大名锦,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壮锦的编织是一门枯燥而复杂的工艺,虽然它对操作者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太大的要求,然而每天数万次机械的动作确实是织锦人极大考验。织锦时,艺人按着设计好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一条条编花竹和大综线编排在花笼上。织造时,就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一条条地逐次转移,通过纵线牵引,如此往复,便把花纹织在锦面上。据了解,曾经还是贫困村的板池屯家家户户都有纺车,女子几乎各个都会织壮锦。当地利用这一优势,通过“非遗+扶贫”的新模式实现了脱贫致富。在向导闭艾宁夫妇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村民们集中织锦的场所——龙州壮锦技艺工坊,因为天气炎热,村民选择白天做完农活后,晚上再集中织锦,故我们只得一瞥村民工作的织机和已经织好的工艺品。板池村的织娘们生产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壮锦更是走向了海外,引起了国际关注。一匹匹精美的壮锦作品展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为民族地区的文化扶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了新的保护传承路径,实现了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但在实地调研走访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在天琴艺术的现代化改编中,为契合当代审美而忽略掉了许多原生态的元素,反而使艺术容易失去灵魂。如何在传承与改造间实现平衡是板池屯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村子也难免面临一些劳动力流失的现实问题,大量耕地荒废,村庄生产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也相信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板池屯的明天才能越来越好,壮族人民生活水平节节高。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征程边寨万里行实践团队
文字:任志远 梁苏亮
指导老师:杨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9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