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感知和成长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作者:韩慧颖

此次林州之行让我走近了一代人的青春,感受了一种精神,内化为自我的成长动力,并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讲述和传播这种伟大。这次实践我们来到了林州,感受红旗渠精神。而“红旗渠精神”,一个高中课本里的精神符号,如今在我心里有了实实在在的重量。

我时常调侃自己是一个“悲观理想主义者”,因为我对这个世界怀抱着美好的期待,但是总觉得一己之力渺小,无法改便现状。可是,红旗渠修渠人却让我改变了这个认知。如果赶个时髦,给他们贴上标签,那么我觉得应该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踏石留印的实干家”和“建筑界的民间艺术家”。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可爱”的英雄

原来英雄,就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采访“飞虎神鹰”任羊城爷爷之前,我只是简单认为,这是一个刚强英勇的“超人”——敢为他人之不敢为。可是,采访时我们问了任爷爷这样一个问题:“当时选择加入除险队时,您害怕吗?”爷爷面上挂着温和的微笑,说道“别人问我怕不怕,嘴说不怕,其实心里直打鼓。”爷爷这个回答显然出乎我们意料,大家都笑了,觉得爷爷好可爱啊。这个场景也深深印在了我脑海里。

这也让我想起最近上映的电影《中国医生》。当新冠病毒侵袭武汉时,一群医生,他们有过犹疑、担忧和恐惧——怕自己沾染病毒,怕自己出事了家里人担心……可是最关键的时刻,他们依然选择站出来,夜以继日与病毒抗争。

是啊,面对苦难、未知,我们都害怕,那些所谓的英雄也是。可即便如此,为了工程顺利进行,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依然忍着害怕挺身而出。

自此,英雄的形象在我心中不仅只是伟岸,也更加立体丰满,更觉其可爱。除了崇敬之外,我又多了一分期待——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可以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都存在这样一个疑问:“红旗渠精神还值得被传承吗?”现在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毫无疑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当今的时代仍然适用。往近了说,林州人民很多甚至家里的长辈就是修渠人,深受红旗渠精神鼓舞的林州人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怕困难,实干和巧干结合,林州发展呈现新气象:不计报酬加班工作的赵老师,利用休息时间指挥交通、看望孤寡老人的政府工作人员和党员带头自筹资金发展起来的下里街村……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但是我想说的是,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新时代的林州人结合实际情况,敢想敢干敢拼,创新发展思路,克服重重苦难,为林州发展开辟新路径,续写红旗传奇,也丰富红旗渠精神的时代内涵。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当今中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冠病毒、气象灾害、反全球化潮流,同时科技发展,通讯便捷,地球正日益成为联系紧密的地球村。那么在新时代,中国如何谋求新的发展机会,积极应对挑战呢?红旗渠精神就是答案。

面对美国芯片技术封锁,我们要自力更生,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发展自己的芯片技术,解决关键技术被别人“卡脖子”的问题;的确,现在物质生活条件更好了,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奋斗的必要了,需要明白的是,我们的国家仍然处于发展关键期,需要青年人发挥创造力和冲劲去为伟大的共和国创造坚实的基业,这也就是所谓艰苦创业;疫情和河南洪水的发生,让我更加坚信团结的力量,唯有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大程度谋求发展的机遇;正是因为有了无私奉献的人们,我们的国家才得以发展,从抗日战争时期仁人志士不畏强敌的英勇斗争到新中国成立后无数奋斗者全力拼搏,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而今天的中国更需要这样的精神·,才得以发展。

当今时代,中国人民已经摆脱了物质层面的贫困,精神生活也日渐丰富,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依然必要。

我的成长

在实践之前,我的看法一直是,作为学生我没有能力真正的去调查清楚“红旗渠精神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和发展”这么大一个议题,所以对于本次实践的必要性一直存疑。当我表达了这个疑问之后,我大一的社会学老师告诉我:“这件事需要去做,做了一定有所收获。”时间结束,这句话得到验证。我的收获并非什么实实在在的成果,而是我的成长。

“探寻、感知和成长”就是我的历程。我了解到的故事,我所感受到的精神,全部反诸自身,我叩问自己:如果我在当时的情景下,我会作何选择?红旗渠精神对我往后生活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我甚至不敢想象自己处于那种艰苦的环境里生活,更别说创造这样伟大工程。如果真的要我去修渠,按我现在的品性,估计会是个逃兵。学习生活中的我是一个性格偏懦弱的人,遇到困难很容易就退缩了。如果说红旗渠精神对我最大的启示,那就应该是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的冲劲儿和脚踏实地的干劲儿。当我看到李改云奶奶讲起那段时光激情澎湃的面庞,看到任羊城爷爷回忆过往时刚毅的眼神还有林虑中学课间在老师办公室积极求教的学生时,我热泪盈眶。

岁月感人为序章,继往开来承毅志,奏响新时代的奋斗篇章。言语皆拙,无法表达我与伟大精神相遇时的震撼与感动,但是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有一个叫做奋斗的种子已经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学党史,守初心,走进新四军纪念馆
学党史,守初心,走进新四军纪念馆来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2021年08月07日上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盐城新四军革命纪念馆。踏入纪念馆广场便看见入…
愚公移山志,巍巍中国魂
“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这是1958年河南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进红旗渠,了解修渠过程,学习红旗渠精神。此次林州之行,我的收获颇丰。巍巍…
烟台理工学院学子赴招远共筑“希望小屋”:让希望之树长青,让志愿之爱永存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21年7月19日至23日,烟台理工学院青春正当时志愿服务队赴招远共同开展“希望小屋”阳光少年成长营,切实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们竟会…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实践队
“重温历史,砥砺前行”实践团队百年峥嵘,铸就辉煌。从红船上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如今的成为执政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中国共产党跨越了一个世纪。回望历史,百年的背后是百人的百事。寻访百年人,重…
襟江抱湖枕名山,鄂冶明珠汀祖镇
助力乡村少年宫在行动——华电梦之舟志愿服务团队赴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丁祖小学暑期支教秉承着“捧出一颗心,倾注满腔情”的初心,华北电力大学梦之舟团队响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七彩假期,情暖童心…
我的暑期三下乡
2021年7月17日我参加了由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只有短短几天可是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影响。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当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作为一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
三下乡“能源特工”队与长沙市发改委开展线上研讨,深入了解长沙市能耗双控成果
(通讯员王浩丞)为进一步了解长沙市能耗双控成果、新能源在长沙的开发使用情况,以及能耗双控行动在未来面临的困难,“能源特工”队成员与长沙市发改委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开展了线上研讨会议。由于疫情影响,…
华中农业大学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知“食”线上讲座
2021年8月12日晚,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湖北行”志愿服务队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志愿服务队针对健身教练与健身人群开展线上“知食”互动讲堂活动。此次活动设置抽奖环节,吸引六十余名观众参与。华中…
回望十年艰辛史,学红旗渠精神开新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将红旗渠精神的精神内涵高度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大学生回顾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学习红色精神,有利于增强理想信念,做到永远跟党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
凿在心中的红旗渠
裴斯泰洛奇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时间和行动的需要来解决。”这说明知识和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