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将红旗渠精神的精神内涵高度概括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大学生回顾红色历史,接受红色教育,学习红色精神,有利于增强理想信念,做到永远跟党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暑期实践调研团一行共十一人,在7月13日到24日十二天时间内,一起前往林州市重温红色记忆,学习红旗渠精神,调研红旗渠精神对于新时代发展的精神价值。
千年抗旱史,一渠换新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时,最先看到的是修渠人奋力搬石头的塑像,其次展示了林县世代抗旱的历史。林县人民世代与旱魔作斗争,缺水的环境限制了林县的发展,阻挡了林县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林县解放后,面对林县的旱情,林县县委做出决策,修建引漳入林工程,后改名为红旗渠工程。林县人民经历十年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终于将这一条生命渠、幸福渠打通,水源源不断的流淌在渠道里,敢叫林县换新天。面对千年的旱情,为何能够在林县县委的带领下得到了解决?如此浩大的工程,为何能够成功?十分艰苦的条件,为何能够号召全县人民投入建设?答案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县委有作为,拥有正确的领导少走了弯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人民有希望,再大的困难也终将被克服。之后我们采访了三位修渠劳模,他们都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尤其是李改云老人说的话:“红旗渠精神来之不易,有句话叫做吃水不忘打井人,现在应该说吃水不忘共产党。”红旗渠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学习红旗渠精神,攻坚克难强信念,一心向党,坚定步伐跟党走,共同奋进新时代,。
山河有巨变,生活有改善,离不开英雄的林县人民
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先后参与了七万余人,在十年的修渠时间内,有81名干部、群众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采访三位劳模时,提及到吴祖太这些英雄人物时,他们都表现的十分动情。如此浩大的工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下,只能采用人力开凿,七万群众干部一起上渠,同吃同住,历史是人民的历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时至今日,人民生活富足,渠水流淌,精神亦流淌。我们前去林州市人民政府探访政府工作人员,并且前往了红旗渠干部学院进行参观学习。两次采访都告诉我们,林州市发展至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离不开林州人民的顽强拼搏。“创卫”“创文”都是群众和干部的身影,离不开人民的奉献,人民的奋斗。林县人民用他们壮丽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产生的背后,是凝结了林县七万余修渠人的血与泪,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民,任何伟大工程、伟大创造的背后都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继往开来,精神不灭,红旗渠精神永远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红旗渠是物质的渠,是精神的渠,是心灵之渠。红旗渠水为林县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红旗渠精神为林州人带来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先后前往了光源新材料公司、全成机铸公司等企业参观,也前往了林虑中学采访师生。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员工还是老师学生,在身上都能看到红旗渠精神的影子。他们纷纷表示要用红旗渠精神武装自己,以一个林州人的身份向外界弘扬红旗渠精神,愿意将红旗渠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将红旗渠精神传递给下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红旗渠精神在各方面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意义,并伴随着林州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前往了止方村、下里街村进行参观学习,结合乡村振兴的大背景,看到了在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下,新一代红旗渠儿女团结人民群众共同建设新农村、新风貌的成果。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林州人民永远前进。
在政府专访的时候,市委办公室郝主任曾说:“前人为我们修好了路,引来了水,这是压力也是动力,我们作为后来者要不断努力,不能躺在前辈的功绩上睡大觉,否则我们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前辈,对不起自己。”他的话我时不时的会想起,诚哉斯言,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努力学习红旗渠精神,用精神力量滋润心灵,做到心中有党有人民。青年人即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站在历史的舞台,弘扬红旗渠精神,向世界传播红旗渠形象。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8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