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州的史诗
未往山川,已知俊秀;未见渠水,已绕心头。重新安排山河的日子里,林州人民刻下的一字一句,都是史诗。那铿锵锤声,回荡脑海。那太行绝句,依旧延绵。
上古既无,世所未见。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千里迢迢取水来。在那个辉煌的时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响彻漫山遍野。当“渴望”引领梦想的时候,那力量令山河改道,让星月潜行。不过是那个时代的脊梁拍板了前进的方向,扛起了筑在太行上的城墙。不由得想起,传奇的故事,我们叫愚公移山;相似的辉煌,在嘉兴红船上。
我想,这悬崖上的史诗,一定要从悬崖上讲起。原红旗渠所在的林县,位于豫、冀、晋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东麓。受气候、地质、地形的多重因素影响,林州的气候是“十年九旱”。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里,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30年次,人相食5年次。求水的村子论百数,饿死的人论千数,出逃的村民论万数。形如刺球般的石井数不胜数,那些都是村民用一根根打水绳在日日夜夜的拉拽中写下的“干渴”。旱魁为虐,缺水的噩梦世世代代地笼罩在林县人民的心中。
岁月无声,苦难无法计量。有多少长者日出求雨日落却咒骂这该死的神灵铁石心肠?有多少孩童不敢哭泣怕惊了这本就少雨的太行风水?又有多少青壮背井离乡找一口有水的井承担着全家的重望?上天从不看人,正如你无法感受到那个时候的一场雨,能成为数万人的欢愉、祖祖辈辈的歆享、家家户户的乐满堂。
苦难越深刻,期望结束苦难的情感就越强烈,苦难结束的那一天就会越快到来。
一代又一代林县人民与干涸的旧山川进行着持续的抗争,仿佛是这个庞大华夏土地上未修复的漏洞,而终结这个漏洞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伟大的划时代的引漳入林工程,定于明日正式开工。”当时的一张报纸上醒目地突出“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11日,正值元宵节。“红旗漫卷过太行,走壁穿崖唤晋漳”破晓的曙光照亮林州,数万的村民从当地的15个公社出发,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太行进军。红旗高举,雄关漫道,他们的心中装的是什么呢?是再也忍受不了干旱的痛心?是势必征服自然的决心?还是希望能让老婆孩子不出家门就能喝上一碗甘醴井水的初心?我们不得而知,他们只有一个信念—劈开太行,引入漳河水。
太行山下,硝烟弥漫;愚公移山,披肝沥胆。红旗渠边,巨石为毡,野草作棉。女的要学“刘胡兰”,男的要学“孙占元”。那时的林州,每个人都在比拼谁干得多、谁挖得多,仿佛每个人都打开了经脉,有用不完的力气。其中著名人物张买江的故事,更讲出了林州人民的真情实感。张买江被称为红旗渠工地“小老虎”,背钎矸、捻钻头、吃苦能干的同时自己创新了“沿山点炮”方法。当时的林州人民同他一样勤劳苦干,又懂得动脑筋。张买江的父亲原来是修渠队的一名炮手,后来因为点炮事故不幸遇难,张买江的母亲忍着丧夫之痛,把年仅13岁的张买江送上了修渠工地。他母亲临走时告诉张买江:“你不把水带回去,就别回家见我这个娘。”这样的狠劲儿对待自己的至亲,可见当时,水对于党史林县人民有多重要。
这样把至亲送上前线的人,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位叫“邓玉芬”的女英雄,她把她的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最终他们全都战死沙场。
靠着这种“必须成功”的信念,张买江成功了,无数林县人民结束了苦难;也正是靠着这种渗透在民族骨子里的精神,中国人民经历一次又一次苦难却一次又一次的战胜苦难,永不屈服。
林县人民苦战10年终于熬到了头,靠着一双手林县人民凿出了1500公里的红旗渠。
在那期间牺牲的干部群众有81人,最大的60岁,最小的17岁……
在那之前中国共产党苦战了20年迎来了新中国,凭借着拯救中华民族的夙愿。
更早之前中华民族苦战了100多年迎来了民族独立,凭借着无数先烈的热血、无数先驱的骨肉……
如今,你问我这一切奇迹怎么就恰巧都发生在中国?为什么数不清的苦难就一个都没有战胜中华民族?
我会告诉你:看看长城,看看长征,再看看红旗渠。它们都是一样的,中华民族有着千年不倒的东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一直筑在我们的心中,每当有苦难,我们便站在那长城上,势与天公,斗破苍穹。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太行山依然巍峨,红旗依然鲜艳。催人泪下的故事、震撼心灵的精神、荒漠苍田变成碧水留恋,太多太多的传奇动人心弦,太多太多的英雄值得祭奠。红旗渠哪能是在山上?红旗渠凿在了我们的心间。
而这支撑无数故事背后的火焰,是中华民族钢铁长城的意志,一成不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8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