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东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夫妻,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辞

中国青年网汨罗7月30日电(通讯员叶嘉敏)建党一百周年以来,我国革命事业中出现了一批有着鲜明革命性质的以血缘、情亲关系为纽带,将家庭成员凝聚成一个整体,具有其独特的革命家风、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因此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华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我们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己任深入挖掘湖南红色记忆,深入挖掘湖南红色革命家庭的特点以及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推动作用。在2021年7月20日上午九点,广东海洋大学红忆夕湘队来到任弼时纪念馆、陈琮英纪念室和任弼时故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讲解下,针对任弼时家庭的红色精神和红色家风开展为期一天的考察和调研。

探访任弼时纪念馆,领略慈父严师家风

上午九点,红忆夕湘社会实践团队先到达任弼时纪念馆,按照馆内的防疫要求带好口罩后,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随即开始对管内展品和展图进行了细致的讲解。重点讲解了任弼时同志的一个前期的启蒙教育,主要是和他的两个堂叔和父亲有关,详细介绍了早期父亲对任弼时的思想启蒙,任弼时同志也因此早早的就萌发了救国救民的理想抱负。

据讲解员介绍,任弼时出生于湖南省汨罗市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家族中盛行的读书明理,众志求新的家风。讲解员还特别提到了任弼时父辈这一代,家族中更是涌现出了不少的读书心学思想开明的子弟,其中就以任弼时的这两位堂叔较为著名。团队在和讲解员的交流中得知,其中一位堂叔是任裕恒,曾留学日本,是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1926年担任过湖南大学的第三任校长。另一位则是只比任弼时大九岁的任裕敬,他曾留学美国,是我国的第一代纺织工程专家,与任弼时的关系非常密切。从他们身上,任弼时同志接受了江畔曲子文化以及岳阳楼所传承的忧乐精神的熏陶,萌发了为国为民的思想。

另外通过展品和展图,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到其父亲任裕道对任弼时思想上的影响。任裕道是一名开明的乡村教师,早年曾跟维新派一起创办过学校,宣扬维新思想。在父亲的谆谆教诲和影响下,幼年的任弼时习字作画,5岁就随父亲读书,7岁入明德小学,12岁去长沙考入师范附属高小,后入长郡中学,这些都为他走上革命道路,走上救国救民道路奠定了基础。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骆驼精神

在浏览展品和展图中,队员们对任弼时的骆驼精神深有体会。他不辞重负、竭尽心力、忘我工作,始终恪守着能坚持走100步就不该走99步的准则,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他那务实担当、负重奋进是骆驼精神的精髓所在。讲解员的精彩讲解让我们感同身受,重温了当年的历史情景。

在他修养身体期间,他深入到农村调查研究,他对于这时期所撰写的关于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报告,也是当时土改工作中的纲领性文件,因此他也被毛泽东称赞为土地改革的专家。

另一个则是在中共七大期间。作为中共七大的筹备者和组织者,任弼时同志为七大的成功召开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他不顾身体的安危,就连走路也要撑着手杖,亲自兢兢业业地完成从大会会场的选址,到代表资格审查,再到大会会议文件的起草的任务,无一不为中共七大取得了圆满成功奠下坚实的基础。1945年4月23日,由任弼时筹备了四年之久的中共七大,终于在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胜利召开。

致敬革命夫妻,赓续红色血脉

参观完任弼时纪念馆以及任弼时故居,团队成员对这对革命夫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纪念馆内的陈琮英纪念室里,大量的史册资料回顾这对革命夫妻的相伴一生的爱情故事。

通过展板,团队成员回顾了任弼时和他的妻子陈琮英同志携手并进,风雨同舟的一生。尽管他与陈琮英同志是父母包办的婚姻是父辈定下的娃娃亲,尽管幼年没有上过学的陈琮英与学识渊博的任弼时有非常的反差,但是二人始终患难与共,相依相随,共同度过了30年的革命生涯。

此外,通过和讲解员的交流发现,丈夫任弼时给陈琮英同志的革命之旅带来了很深的影响。她随丈夫左右,义无反顾的投身革命。她加入共青团,做党的秘密交通和油印文件的工作,义无反顾的融入任弼时的生活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名坚强的女战士。在1934年到1936年的红军长征中,作为长征到达陕北的为数不多的女性,在她人生上写下光辉的一笔,红军情结,伴随着陈琮英同志的一生。

丈夫溘然长逝后,陈琮英同志受到沉重的打击,她坚强的停住了,满怀着对丈夫的深沉和真挚的情感,独自支撑着有4个孩子的家。她质朴乐观,从不以个人功绩自居,严格要求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还将独子任远远送入人民空军,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优秀干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尊敬以及人民群众的爱戴。

在经过整一天的实地考察后,红忆夕湘队对任弼时纪念馆和任弼时故居的参观与拍摄任务圆满完成,我们对任弼时的革命家庭的革命精神有了深一层的领悟和理解,后期将对所取实地素材加以加工与完善,作为团队红色革命家庭的研究的内容,最后,在革命英雄任弼时雕像前缅怀,向任弼时同志表达沉痛的悼念。此次任弼时纪念馆和任弼时故居的调研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6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笔一画绘红色记忆,一墙一隅展文化魅力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

为契合幽居村红色文化发展主题,7月9日至10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铜鼓县幽居村外墙开启手绘红色文化墙…… 邹佳欣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以尺寸之功,护青山不染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道路垃

为深入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7月8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归来采茶添幽致,悠然林间品香茗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走进茶园,一畦畦茶树紧密相连,一簇簇嫩绿的新芽吐露。7月7日,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 高丽 刘娟强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筑梦社区,共创美好家园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开展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明城市、文明社会、文明家庭、文明个人”思想,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满意度。7月5日晚,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杨凯利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桃花源的甜蜜,大自然的蜂采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文明实践队开展摇

群山环绕,小河叮咚,蜜蜂展翅,甜蜜酿造……7月6日下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乡’约铜鼓”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于宜春市铜鼓县幽居村开展摇…… 刘娟强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漫漫长征路,莫忘英雄魂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重走

“山上的景色好漂亮,快帮我和它一起合个影。“小心点,把手给我,我来扶你。”……一句句的赞叹和惊呼从山上传来。7月6日上午,宜春学院“‘童’心向党,‘青’尽全力,‘红’扬普话,‘…… 杜小燕 邹佳欣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大手拉小手,在风里走,在雨里走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为弘扬红色精神,增强安全防溺水意识,提升动手能力。7月5日下午,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幽居村小学开展红色小故事分享、防溺水…… 高丽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豆腐飘香几万里,茶馨曼妙沁心扉 ——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

7月5日晚,宜春学院暑期“三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宜春市铜鼓县棋枰镇幽居村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豆腐产业和茶叶采摘产业发展和满意度调研活动。实践团师生成员共计…… 刘娟强 杜小燕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人文学院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

为加强人文学院学生社团管理,促进学生社团健康发展,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传统文化馆召开2025年学生社团负责人会议。院党…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马工程结业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青年学生思想,培育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外国语学院第三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结业活动于3月20日在教学楼1-…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召开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专题会议

为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学生安全管理工作,4月1日,外国语学院各辅导员分别召开清明假期安全教育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参与…

最新发布

法学院“声之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访谈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公诉流程和其中存在的司法难点,探索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此类案件的可能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于8月12日赴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对处理过…
法学院“声之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访谈活动
为进一步了解聋哑人犯罪案件的诉讼流程和其中存在的司法难点,探索司法社会工作介入此类案件实施司法协助的可能性,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声之形”调研团于8月12日赴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刑事法庭开展实地…
湖北学子三下乡:飞扬青春,爱心支教
天门8月12日电(通讯员王向琴)云上慧支教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所秉承的宗旨一直是为农村的孩子带去知识和温暖,为支教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因为是线上进行支教,不能身临其境的站在讲台上讲课。但是有遗憾…
这个暑假我在孩子们的身上学到的!
我们总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行动,总是去要求孩子们做事,而不去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去倾听他们的诉求。一开始,我总是看到同桌两个小朋友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开始争吵,“老师,她拿我橡…
立足人民,药品知识促健康
立足人民,药品知识促健康社会发展的同时,人民对身体健康更加重视,用药安全显得额外重要。为了宣传过期药品知识,我们决定探访农民对药品知识了解,立足人民促健康。为了提高乡村用药安全、过期药品知识的…
鄄城县: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开启“村美民富”新高度
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创飞科技实践团来到了千年古县——鄄城县,实践团先后走访正打造乡村振兴齐鲁的左营乡左南社区、山东省易地搬迁左营乡丁杨寺村。这个黄河滩区的村庄,经过600余年的繁衍生息,子孙耕读传…
三下乡暑假支教:牢记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
“西边滴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在微山湖这片革命的故土上,革命先烈的故事还在被一代代歌颂,7月19日,济宁微山县爱湖小学,青岛农业大学春蕾之翼社会实践支教队以“小小少年心向党,红色基因…
云眸守望,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7月,我有幸参加到山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古鄄崭新彩——基于无人机技术助力乡村振兴,推进鄄城县现代化建设”项目中来,我希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从大学生的角度助力乡村振兴,个人收获到专业实…
最稚嫩的笔,写最真挚的情
7月14日到7月18日,青岛农业大学春蕾之翼济宁社会实践支教队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五天,在这五天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在每天总结中,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笔,写下了他们对于段时间的感受,那些略显稚…
古鄄绽新彩--创飞实践团菏泽鄄城之行感悟
7月2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创飞科技实践团顺利抵达菏泽鄄城。我们的团队在此通过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方式。以大学生之责任,护百年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