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根逐迹访仁居,红色故事润心田促行动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追梦仰望队

7月25日至26日,广东海洋大学国旗护卫队追梦仰望队的队员们前往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仁居村,在仁居村党群服务中心见到了仁居镇镇政府委员毛磊与平远县妇女主任王碧凤。(以下简称毛委员、王主任)在他们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开始了在仁居村的红色足迹寻访之路,与当地的村民一起重温红色故事。

实践队队员对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印象十分深刻,队长陈羽说道:“我们是坐一个面包车到那里的。那个面包车的师傅一路上带着我们,热情地介绍平远的风光,和我们说一些革命战斗的历史。”

位于平远县仁居镇的仁居村文化底蕴深厚,革命传统优良。队员们跟随着小镇毛委员与王主任,参观了平远县红军纪念园——这个能够了解红四军三进平远的革命历史进程的最佳读本。

红军街拥有丰富的革命史迹和红色资源。仁居村大力推行建设红色乡村,队员们调研考察到,当地会组织新入党的党员前往红军街学习党史革命史,并在红四军旧址进行入党宣誓。此外,这也被认为是广东省红军墙标最多的地方。

据统计,平远县保存完整、字迹清晰、内容不同的红军标语有123条,其中仁居镇就有114条。队员们仔细观察到,墙上的红军标语是反过来书写的。带领实践队队员参观的毛委员告诉实践队队员,在大部分人不识字的动荡年代,反过来书写的标语不仅保护了屋主,还避免了许多麻烦。之后,人民群众用石灰水覆盖以保护标语因而得以保存至今。正是仁居村注重红色文化的宣扬与教育建设,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才能代代相承,成为仁居古镇人民口口相传的英雄故事。实践队的队员们感慨到,作为青年大学生也要致知躬行,尽自己所能传扬红色文化,才能不断描绘出红色文化红军精神的发展新蓝图。

一听到队员们想要了解当地的红色故事,平远县妇女主任王主任便告诉队员们,在仁居镇这里,有一位叫冯锡煌的老人,他是2003年从该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岗位退休的老干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凭借对党史的热爱,笔耕不辍,揭开尘封的红色故事记忆,坚持搜集家乡的红色故事。这位前辈耄耋之年仍继续发挥余热宣讲、撰稿和编书,累计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梅州日报》、《源流》等主流媒体刊稿上百篇。队员们很希望能够见到这位老人,想了解他采访他,王主任看着朝气蓬勃的队员们,热心地为队员们联系到了冯老。

26日,队员们一早便迫不及待地出发了,冯老一看到穿着迷彩服的队员们十分激动,还很热心地帮队员们泡茶,给队员们讲故事的时候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身迷彩服也让他回忆起一些以前的事情。实践队队员们有幸来到了冯锡煌前辈的家里,了解他对仁居村红色文化传承做出的贡献。据冯老前辈说,他一直在搜集并记录当年红军在仁居留下的红色墙标遗址。红军标语多写在土豪劣绅的房屋墙上或者祠堂里,不写在中下贫农的家里,以免给他们带来麻烦和灾难。寻找红军墙标的过程烦琐而艰辛,而且标语的年代已久,村民房屋拆迁也对标语造成一定的破坏。1983年,冯老把村里的标语拍照、保护起来,主动上报省博物馆,带着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一个村一个村地收集整理标语。冯老热情地跟我们分享他收集的红色故事。冯锡煌前辈还把他收集到的红色故事整理成书,准备完善出版,他也向我们展示了初版的《古城仁居》。

当队长陈羽问起对当代青年的期望,冯老这样回答到:“青年一代正是朝气蓬勃的时候。我们红军是经过一步一步的革命和磨炼壮大成长,虽然现在革命胜利了,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继续革命。希望你们能把红色故事讲下去,把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传承下去,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经过与冯老前辈的交谈,队员们受益良多,也对平远仁居红色记忆、红色故事与红色历史的发展与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队员们也因此有了忆苦思甜,重现古城红军生活的想法。队员们怀着热血的心情,向平远县妇女主任王主任提出了这个想法。王主任很是被实践队队员们的精神所动容。在王主任的带领下,经过当地村民和屋主的同意和支持,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红四军第一纵队驻地旧址——李氏祖屋下四家李屋,利用屋主奶奶的大锅跟灶台做一顿饭,以重现红军将士当年的生活。

队员们分工明确,互相帮助和配合,洗菜烧火做饭刷碗各司其职。烧柴火、大锅饭,都是当今科技时代的城市生活中不能拥有的。

负责烧火的队员大费周章,屡败屡战,最后在村民和老师的帮助下才成功将火烧起来。这一方灶台忙碌的身影,昏暗的小厨房里的一锅一釜,队友之间的团结协作,当地村民的无私帮助,一幕幕皆是当年的重演。

走得再远不忘来时路,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为解放与和平所付出的血汗,寻根逐迹,忆苦思甜,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做红色故事的传播者,红色精神的接班人。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红色文化永垂不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4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忆党史,扬爱国,赤子丹心映中华
7月27日,广东海洋大学国旗护卫队追梦仰望队前往仁居中心小学,通过举行升旗仪式和室内授课的方式,向仁居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宣扬爱国主义精神,讲述红色革命历史。晨曦微露,仁居中心小学的学生已排列整齐队伍…
日子随风而逝,为爱腾出时间
一段两百公里的路程,从十堰到襄阳,一路上我激动又忐忑。怀着这颗惴惴不安的心,抵达了襄阳市南漳县肖堰镇肖堰完全小学,只为兑现那个盛夏的约定……初闻“三下乡”,是在大一刚进校时,“硒行”是我了解的…
湖北医药学院“医路前行”:普及亚健康知识 争取不落每个人
自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外逐渐认识到疾病的重心应该从治疗为主转移到以预防为主,即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移至以健康促进为中心。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经常面临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时常…
参观革命旧址,学习革命精神
长沙7月16日电(通讯员李杭)为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学习革命先烈大公无私、舍己为国的精神。7月16日,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对话英雄,礼敬百年”红色足迹寻访调研团湖南分团队前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
传承非遗美食,弘扬时代新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近距离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合川所拥有的美食,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游乡村,觅美食,探文化”调研实践团在邹杰老师的…
种花家的故事开篇
种花家的故事开篇——孩子们的冒险开始了文:李晓霞为了保证往后夏令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开展,心之彩团队于2021年8月9日在巴中市宕梁街道红岩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开展了夏令营的开营仪式,本次开营仪式的目的是让…
“赴陇援西”实践团开展趣味英语课
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7月24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在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开展特色趣味英语课程。此次课程由实践团成员王心雨主讲,当…
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开展体育课程
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有助于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甘肃省卓尼县扎古录镇九年制学校开展特色体育课程。本次课程由团队…
表达展现自我,沟通助力未来
表达展现自我,沟通助力未来文:李晓霞图:李晓霞为提高孩子们的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其自我表达能力。8月11日上午第十二届加油!乡村夏令营执行团队心之彩开展了以沟通力为主题的加油课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前往湖南大学进行社会实践
中国青年网长沙7月14日电(通讯员李杭)青春心向党,筑梦新征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对话英雄,礼敬百年”红色足迹寻访调研团湖南分团于2021年7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