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茅田”,今日“花茂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以美丽乡愁为主导、以绿色发展为引擎、以留住人才为依托,完成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蝶变。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花茂村视察时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7月27日,药学院赓续红色血脉、追寻“红色足迹”学党史实践团来到花茂村,实地了解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真切感受黔北山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盛景。
实践团成员在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彭龙芬的热情接待下,来到了花茂村白泥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座谈交流中,大家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推进农旅文一体化,使花茂村建成了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产业融合体,实现了农业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今后,花茂村将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产业、特色文化,力争打造兴业乐园、致富田园和乡愁故园。
在彭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重走了习总书记调研花茂村时的“乡愁小道”,干净整洁的石板路两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黔北民居,小青瓦斜卧坡屋顶,雕花窗洞开白粉墙,小路两旁花团锦簇,大片的花海和村民们的绿色有机种植园进入视野,浓浓的“乡愁”气息扑面而来。
在“花茂人家”古法造纸工坊,古法造纸技艺和当地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创作,一枝花一片叶,加入传统古法造纸中,制成纸浆压花画和书本、信纸、油纸伞等文创产品,让实践团成员惊叹不已。
在“红色之家”小院子里,十几张凳子围绕着中间一张桌子,习总书记曾坐在这里和村民们亲切交谈,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的花茂人,打心眼里感谢党、感谢习总书记。彭书记由衷感慨:“生在这样的大国,感觉很幸福。”这份浓浓的鱼水情深,也触动了实践团的每一个成员。
在花茂村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实践团成员了解花茂陶瓷业140年的历史,观看花茂土陶的制作过程,聆听花茂村土陶非遗文化传承人母先才的故事,这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在走访的途中,尽管下起大雨,但实践团成员们丝毫没有减少继续参观学习的热情。在距花茂村4公里处的苟坝村,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苟坝会议”会址及陈列馆,馆内运用大量的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和雕塑、绘画场景,以及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让大家全面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遵义苟坝的活动情况,大家充分了解到,如果说遵义会议是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长征颂》红色文化体验中心,该中心取材于长征中的真实事件,运用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再现长征历史场景,模拟合成红军长征的艰难时刻。大家穿过时空隧道,切身体验红军长征期间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穿越草地、胜利大会师的惊心动魄,一处处红色记忆深深地印在实践团成员们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
花茂村之行让实践团成员认识到,花茂村的发展正是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建设新农村的缩影,乡村巨变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担当作为,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现实写照。我们青年一代,更应该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42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