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走向振兴实践队9名成员在队长王瑞崟的带领下,前往青岛市黄岛区碧海路及海青镇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参观、听取讲解、亲自体验非遗文化等多种途径,了解黄岛地区非遗文化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旨在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追溯非遗历史,品味琅琊精酿。我们的第一站是去碧海路的一家酒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酒厂的展厅及车间,详细了解了琅琊台酒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队员们先是进入了展厅,在一间展厅中,墙上的时间轴与照片,既展现了中华酒文化发展史,也讲述了一家这家酒厂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奋斗史。望着一张张老照片与旧物,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宴席上的流觞曲水,仿佛看到了工人们在车间中用一件件简单的器具制造精酿。工作人员在进行完讲解后,拿出样品请我们品尝。酒还未入口,一阵醇香的气息便钻入了鼻腔。与一般白酒具有的辛辣刺激感不同,这里的酒少了几分刺激,多了几分绵柔。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向生产车间走去。
匠心传承,科技赋能。来到生产车间后,首先为眼前的景象感到惊讶。与脑海中固有的印象不同,数十件现代化设备立在厂房中间,有条不紊的运作着,各司其职。回想起展厅中陈列的简单设备,我只能感叹科技发展之迅速。科技的力量是庞大的,它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让我们的生产变得越来越高效、专业。但科技并不能取代所有,许多传统手工艺仍需要人工完成。这里的酒绵柔的关键就在这人为的环节。精挑细选最优质的原料,加上工人们在五十几度高温环境中往复数次的进出,才能制出最优质的“酒曲”。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项关键工艺却仍然人为完成,工人们忍受着极易引起不适的工作环境,在一滴滴汗水中一遍遍重复着工作,这是一种对品质的追求,是一种匠心的传承,是一种对酒文化的敬重。正因为有如此情感,才能让酒文化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得以传承并为人所知。
走进茶道商街,探寻茶韵遗风。告别琅琊台酒厂,队员们又踏上了前往海青镇的脚步。海青镇以茶闻名,有“绿茶之乡”的美誉。一下车,映入眼帘的白墙青瓦,水乡气息扑面而来。道路两旁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茶叶销售店铺,充分体现了当地特色。但深入探索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海青茶文化集中体现的“北茶商街”,陈列精美的文创产品却吸引不了游客,前来参观的人寥寥无几。很多游客仅仅会前来购买茶叶,但却不会关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茶与酒,两件与中国人息息相关的饮品。它们都具有千年文化的传承,早已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象征。但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黄岛区这两种文化的传承情况却呈现了很大不同。酒文化在企业带动下,较好的得到了传承;而茶文化缺乏支持,文化内涵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忽视。虽然文化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缺少了文化动力的经济发展,是不持久、不稳健的。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更要多挖掘本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本次调研活动,我感到收获颇丰。酒厂的文化传承,工人们的匠心制作,海青镇茶艺文创产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这些优质非遗文化,我们有责任将它们保护传承下去。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8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