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大埔县,已经没有了弥漫的硝烟,没有了轰隆的炮声,没有了血腥的杀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古朴、祥和、安静的县城,绿水青山,怡然幽静。纵使硝烟逝去,但是红色记忆尚在,红色氛围尚在,红色精神尚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友你真好”调研团于7月25日前往充满着“红色”、“绿色”和“古色”大埔,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初心。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坐落在粤东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水交汇处的三河坝纪念馆。园区入口三河坝战役特定标志雕塑,呈现了起义军在三河坝战役中的革命刚烈气息;“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的红色标语让人陷入深思。我们不经感叹道,这便是三河坝战役的魅力所在吧。我们拾坡而上,9幅由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井冈山会师、中央苏区交通站四部分内容组成的纪念浮雕文化墙迎面而来,详实展现南昌起义过程、三河坝战役惨烈画面、井冈山会师动人情景、再现中央苏区交通站建立的光辉历程。在八一广场上,抬头可见高高耸立的纪念碑映入我们眼帘,近处庄严正气的11座将帅全身铜像和9座烈士半身铜像屹立于大理石基座上,深情凝视着战斗硝烟、壮士热血熏染的这片红土地。他们的眼神是那么的深邃,那么的坚决,那般的视死如归,仿佛在感叹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不畏牺牲,只愿为人民战斗,为革命牺牲。他们不怕死亡,因为那种精神早已刻在他们的骨子里。英雄不问出处,他们便是英雄!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在纪念碑前深深三鞠躬,缅怀在这片土地为革命奋斗的先烈们!
我们下一站是去到了茶阳镇太宁村,在新农村建设氛围浓厚的地方,我们来到了一座典型的土木结构客家民居建筑,名为“义训堂”。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个红色大家族——饶氏,在大埔革命运动史上作出了卓绝的贡献。在那个地方,我们很庆幸能够遇到饶氏的后人,在她的耐心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太宁是大埔最早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的村庄,太宁村的“义训堂”曾有父子、兄弟、爷孙、夫妻、妯娌等35人参加革命,在他们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者走上革命道路。为反抗国民党暴行和迎接南昌起义军入粤,来自于“义训堂”的饶龙光他们分别发动了两次暴动,先后成立了大埔县政务委员会和工农革命政府。在交谈当中,我们听到了先辈们的许多故事,他们生活困难重重,为革命付出以及牺牲了很多。他们困难重重却依旧坚持,那种坚毅的态度一直影响他们的后人。革命先烈虽逝去,但是那种家风,那种精神一直留存在这里感染着后人。而饶氏的后人也在秉承着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也愿意承担起传承的责任,即使这个责任很重大,过程很艰辛,但是他们觉得相比先烈们的苦与累,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深深被这位后人的精神所感染,这份坚持所感动。他们的初心很纯粹,却十分伟大。
在这段旅程当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地区为追寻历史,铭记历史所做的努力,也感受到为传承这段历史付出的人们的坚持,但是我们依旧也看到了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三河坝烈士纪念园年人流量都十分庞大,但是无法让追寻红色记忆的人们真正留在具有“红色”“绿色”“古色”的旧寨村、汇东村、汇城村等几个村落里,无人欣赏这“绿”、这“古”是属遗憾。当地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其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大。我相信这不久的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会停留下来,感受这几个村的美!此外,在走访义训堂之时,我们感受到了义训堂的修缮的用功,这不仅得益于政府的支持还有后人们的努力。但是太宁村除了义训堂之外还有另外几处红色遗址,可是这些红色遗址还尚未真正的修复,而这些地方因为尚未完全修缮的原因经常会被后人遗忘。我们为此感到十分可惜。我们期待未来的几年,这里也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时隔已久,文化记忆终会苏醒,革命精神尚在!而我们会铭记先烈,传承精神,也共同守护这段历史而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21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