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侨胞是推动住在国与中国各领域合作发展的桥梁,以“侨”建“桥”;为传承红色基因,延续时代价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燃梦调研队”展开以“觅侨乡赤子迹,承‘信建’家国情”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7月,燃梦调研队深入中国第一侨乡台山市寻觅文化足迹、感悟家国情怀、弘扬华侨精神。
走进侨胞银信,体悟家国情怀
我们对于一种精神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纸面,深入实践会有更多维度的认识。为了更好地了解华侨精神的内涵,我们走访不同的地方、采访不同的人群,以实践的方式进一步感悟华侨浓浓的家国之情。
烈日当空,飞燕掠波,我们前往台山市端芬镇参观台山银信博物馆与银信柱,开启了少年的燃梦之旅。于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台山银信博物馆。迈进博物馆,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博物馆里陈列着银信,信件的一笔一划是侨胞对家人的牵挂;电视里播放着华侨故事,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侨胞背井离乡的不舍;墙壁上介绍了侨胞故事,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凝聚出了华侨精神。
我仔细地阅读着侨胞故事,这些故事中最震撼我的是“卖猪仔”的故事。“卖猪仔”是指当时部分华侨出国后做苦力,他们被迫戴上手铐和脚镣进行夜以继日的劳作,甚至有的还没赚够钱寄回家便劳累至死。读到这里我喉咙哽咽,我曾以为华侨出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却不曾想过他们出国后的处境是否也存在不如意。
此外,通过一封封的银信我也意识到华侨的心里装的不只是家,更是有国。他们赚到的钱不仅仅用于补贴家用,也用于家国建设。我安静地参观着博物馆里的一切,这里的每一处展览诉说着侨胞们对家乡的牵挂,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诠释着华侨精神。我不禁设想,倘若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是否有勇气背井离乡呢?而我又是否能做到兼顾家庭的同时回馈社会呢?这些疑问促使我想坐上时光机回到那个年代,去倾听华侨们的声音。
通过实地参观银信博物馆,我感受到了华侨与家人离别的伟大,他们背井离乡,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份家庭责任,也多了一份社会担当。在实践之后,我对华侨有了更新的理解。我认为他们是家庭的是脉搏,传承着家庭血脉;他们也是社会的脊梁,挑起了社会重担。我对华侨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访墨林村,感人文情
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实地调研,还有采访活动。我们采访不同的人群,聆听不同的声音。最令我感动的是在墨林村的采访。墨林村的建筑极具特色,这里的建筑是当时华侨寄钱回家修建起来的。当我看到一栋民国修建的房子时震惊不已,我震惊不只是因为它保存较为完整,更是因为这历史久远的房子里仍有人居住。多少古老的房子已经无人居住,而这里却代代相传。我想,这正是华侨精神传承的体现。古老的华侨建筑里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正如不朽华侨精神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后代。
墨林村除了具有人文建筑特色,还富有人情味。墨林村村长得知我们拜访村落的消息后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一天烈日炎炎,土地吞吐着热气。村长招呼我们一行人进入屋子里乘凉,偌大的风扇呼呼地吹着,送来的是凉意,感受到的是温暖。正当我对村长的善意之举感激不已时,村长两手拎满了冰镇的水果,我这才知道村长在我们休息之时为我们买来了水果。他亲自为我们切好了西瓜,我们满怀感激地吃着西瓜,与村长聊着墨林村的故事。
墨林村的建筑震撼了我,而它的人文情怀则感动了我。历史悠久的人文建筑、热情好客的人文品质是我对墨林村的认识。在这里我了解了华侨精神的阐释,也感受到了华侨精神的魄力。
三下乡的活动虽已结束,但我们探索的步履不停。即使三下乡结束,我们也会不忘初心——燃家国之梦,扬华侨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10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