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申城红色“文物”调研实践团开展第四次社会实践调查。本次调查,实践团到达陈望道故居,黄兴公园,上海院士风采馆。
实践团于早上十点到达陈望道故居,国福路51号,掩映在绿意中的一栋小洋房修缮一新,这曾是《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住所。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这里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新身份向公众开放,其中常设“宣言中译·信仰之源”主题展。实践团在展馆的各个区域驻足凝视,仔细聆听。在一楼展区,大家集中参观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传播、翻译过程和各个版本,通过视频了解了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真理的味道”故事。一份份珍贵史料、历史文物,彰显了上海红色起源地的精神与传承,反映了《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和革命者的巨大影响。沿着褚红色的楼梯向上,小楼二、三层原是陈望道先生的生活起居之处,这里集中展示了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藏书、手札以及相关珍档,勾勒其作为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思想家、学者的陈望道的光辉人生。参观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真切地感受着一件件展品的历史温度,体味着其中的政治价值。随后,实践团全体成员集体观看了纪录片《大师-陈望道》,影片完整回顾了陈望道先生追求真理、奉献教育的伟大一生,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在陈望道先生的旧居重温“信仰之源”,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确实深受触动和启迪,也感受到强大的真理力量,一致同意要传承他执着顽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他孜孜以求、敢为人先的坚毅品格,发扬他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践行他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黄兴公园,黄兴公园最早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的领导人之一黄兴而修建的,现已面向游客开放。其设计立意为塑造都市“森林”,模拟自然山水,强调植物造景,营造具有自然山水品质的都市休闲性绿地。在一片绿茵之中,实践团凝视着黄兴先生的雕像,表达自己对其高尚品格的敬意。
最后,实践团成员们领悟到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一切从实际出来,面对困难,奋勇直前的精神,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队员心得:
游红色故居,悟信仰力量
7月18日,我随实践小组前往位于国福路51陈望道故居进行实践参观。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了这位《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事迹,其中“真理的味道”故事令我感触颇深。陈望道前辈为了让马克思主义更好的传播,废寝忘食的翻译《共产党宣言》,在完成翻译工作时竟错把粽子蘸着墨汁吃下,还觉得有点甜。故事中体现的陈望道前辈对伟大事业的专注和执着追求激励着我们保有理想,坚守信念。
早上参观完陈望道故居后,我们中午就近参观了黄兴公园。在黄兴铜像前,我们更多地了解到这位与孙中山共同创建同盟会的革命先辈。之后我们还参观了黄兴公园内的上海院士风采馆,了解到了众多院士用科学来建设强国的故事。
(机械学院/彭鑫)
观伟人之地,承信仰之光
今天我们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位于杨浦区国福路51号的陈望道故居。通过一张张珍贵图片,一段段历史文字和各种历史文物,我们重温了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事迹,也感受到先生严谨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和信仰坚定,坚持不懈的革命精神。我们还一起欣赏了陈列在故居展馆玻璃橱窗内的《共产党宣言》初版,重温了陈望道先生追求真理时的忘我的境界,真理的味道真甜的故事。
中午,我们来到黄兴公园。在黄兴雕塑前,我们共同重温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黄兴的英雄事迹和敢为人先,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后面我们又来到上海院士风采馆,参观了许多院士的伟大成就。也学习了吴孟超等院士们刻苦钻研,为祖国未来奉献自己青春的伟大精神。
(机械学院/芮绕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8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