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抑郁症领域蓝皮书》调研报告表明,我国有近3000万儿童和青少年正在遭受情绪障碍的困扰,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2021年暑期,心理学院组织了“心呵护”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健康中心的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课程与服务。回顾实践活动从7月12日开始,因疫情原因精减为半个月两周,但所有参加实践的的志愿者们用专业投入,服务社会,收益良多。
一、“心”团队,“心”讨论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孙宁成带领团队成员前往脑科医院,与儿童精神科的刘佳芳医生就实践工作开展实践前期会议。通过充分沟通了解到本次实践对象为儿童精神科住院部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自我意识强,情绪上会表现出两极化,即强烈狂暴和温和细腻共存;另一方面,青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而抑郁症最明显的特征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及动作减少,该科室的青少年正是深受抑郁症的患者。会议围绕抑郁症青少年群体特点进行充分交流,就活动设置、隐私保护等细节达成共识。
之后实践团队队长蔡炜煜组织召开线上会议,会议就实践的时间安排、课程主题、以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强调;队员邱艳媚和谢丽芹介绍首次活动详细方案,为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会议最后孙老师再次强调,本次实践要将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工作对象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二、“心”呵护,“心”课程
青春期的孩子对周围事件异常敏感,心理非常脆弱,患上抑郁症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失眠,甚至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想要做出改变的,却难以抵抗抑郁症带来的消极情绪。因此,“心呵护”团队围绕“认识自我、情绪表达、情绪控制”三大主题,设计“心”课程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表达情绪并学会控制情绪。
在“自我探索之旅”心理课程中,以雨点节奏、节拍操等热身活动开始,通过自画像、苹果树、生命树、寻人启事等活动,帮助孩子们合理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进而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在“情绪表达”心理课程中,通过捏黏土、折纸、绘画、音乐等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带领孩子们尽情遨游在自己的情绪世界中,感受情绪并将情绪即时展现在艺术作品中。
在“情绪控制”心理课程中,通过讲述故事启迪孩子们感受情绪并思考改善情绪的方法,引导他们理解错误认知,学会合理宣泄及转移注意等方式控制情绪。最后,志愿者和他们一起采用音乐节拍配合呼吸法,学会自我放松。
三、“心”科普,“心”体验
本次暑期实践团队在为这些抑郁症青少年群体提供线下课程的同时,团队成员们还设计了青春期抑郁症科普视频,并在哔哩哔哩和抖音等线上平台录制并发布,向社会和家庭普及心理知识。这样的心理科普推送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青春期抑郁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提高对抑郁症的正确认识及科学应对方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用专业知识服务大众、回馈社会。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让团队成员们感受到自己作为心理人肩上所承担的责任——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事业建设,提升社会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学院“心呵护”研究生团队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结束了,但对抑郁症青少年的关注与服务,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推进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7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