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弘扬非遗文化,让更多的新时代大学生参与到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中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支持者和执行者。7月中旬,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寻蓝韵”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瑞安市马屿镇,去探寻蓝夹缬的古今秘密,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蓝夹缬技艺是浙江省温州市的地方传统印染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现场专访、深入基层、体验制作等方式探寻蓝夹缬技艺的发展现状,旨在以实践促才干、以行动促传承、以宣传促发展,真正让非遗文化得以弘扬,让学生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深入农村基层,了解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困扰
调研初始,“寻蓝韵”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来到瑞安市马屿镇净水村,通过和当地居民的访谈,探寻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困扰。团队成员从当地生活了五十余年的王先生口中得知,净水村当地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从而使得蓝夹缬技艺出现断层现象;其次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教育资源有限,未能采用先进的方式推广商品;并且蓝夹缬主要是用于女子出嫁时的嫁妆,在目前的生活中发挥用处不大。
走访专题博物馆,看夹缝求生下非遗传承人的不忘初心
为全面了解蓝夹缬技艺的传承问题,团队成员来到位于瑞安市马屿镇净水村的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进行参观交流。该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由农民合作社创办的“国字号”非遗博物馆,设有300多件成品蓝印花布、制作器具等实物展示厅,及靛青炼制、加工染坊。除展示蓝夹缬技艺外,该馆还是靛青染布、夹缬被单、板蓝根等衍生品的生产基地。国家级非遗项目“温州蓝夹缬”传承人、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河生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分享了自己开馆创业的故事。王馆长说,他年轻时就耳濡目染,对夹缬印染技艺有所了解,但早些年一直在北京从事洗涤机械生意。直到2007年,年过50岁的他回乡度假,得知家乡夹缬染印现状后,才萌生传承缬染技艺的想法。同时,王馆长也树立起了保护传统文化的决心和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使命感,成立马屿靛青合作社,在发展过程跨区域吸收150多名农户从事靛青种植、炼制及蓝靛青印花布工艺制作。
王馆长详细的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夹缬技艺的基础知识,并带领团队成员参观蓝夹缬博物馆,亲手教团队成员制作扎染衣服和蓝夹缬。王馆长还和团队成员分享了他攻关彩色夹缬技艺的故事,希望将传统静态的夹缬技艺转换成现代动态的时尚艺术,这也许就是作为非遗传承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调查商业区域,了解政策支持下非遗的发展前景
为更好的调研蓝夹缬的发展现状,团队成员一行来到瑞安市玉海街道的蓝夹缬及其衍生产品的实体店,与店长金女士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访谈。金女士告诉团队成员,蓝夹缬实体店是在瑞安市政府扶持下成立的,目前店里售卖的主要是蓝夹缬的衍生产品和带有蓝夹缬特点的文创产品。金女士在谈及蓝夹缬技艺保护的时候说到,非遗保护的力量太薄弱,古老文化的传承工作很艰难,保护理念的先进也只是一种被迫的先进。在她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为文化传播者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无奈与文化流失的惋惜。
共话匠人“蓝”心,探寻一路坚守传承非遗的力量
为全方位的了解蓝夹缬技艺的发展现状,团队成员一行辗转来到温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义早老爷爷家中,与老爷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访谈。胡老爷爷讲述了他的“蓝色”故事,团队成员了解到胡老爷爷从14岁便开始学习蓝夹缬的制作,一直制作到50多岁,这一做便是40多年。胡义早老爷爷告诉团队成员,蓝夹缬技艺即将失传的原因主要是蓝夹缬制作的成本较高,当时的靛青大部分主要来源于外国进口,并且现在手工织布的人越来越少,蓝夹缬已经不被现代的人所喜爱。
胡老爷爷在与社会实践团成员交流时,动容的说:“我们也想通过旅游业等的发展带动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和经济发展,可是深处大山,走出去很难,但心里一直有那么个愿望和憧憬”。
社会实践即将结束,但非遗文化的传承永远不会结束。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团队成员们走上了致力于传承非遗文化的道理,在结合新时代的背景下,将继续探索非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越古老的东西就越需要用新的东西去带动;越传统的东西就越需要用新的方式去保护;越无法舍弃的东西就越要用科技去拥抱。当科技拥抱传统,文化得以发展,非遗得以传承,美好的未来也将得以产生。团队成员们也将带着这份探寻文化传承发展的初心,继续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走好这条文化传承的漫漫长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3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