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暖春社 作者:杨轲嘉

还记得第一次来阜阳的时候,我和浙大的同学转万山,渡百溪,火车在京沪线上“哐镗哐镗”地前行着。列车外头彻夜的灯光闪烁着,我们在列车走廊上来回踱步,对着电脑彻夜更改ppt的内容。当时的我们,面对未知,忐忑再忐忑。

这一次来阜阳,却已经是新晋的暖春之友和已经毕业的暖春社员,这已然是第三次来到正午中学了。这一次的我,心里少了些许忐忑和兴奋,多了一点释然和思考。

首先自然还是授课,用心授课,很简单的四个字,但并非说说那么容易,就好像在淮海战役纪念馆考察时讲解板介绍中原野战军在淮海决战中的战术抉择那样: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谦卑而自信的姿态——“战术上重视对手,战略上藐视对手。”哪怕遇到了些许挫折,继续前进,无问东西。实践队日常的支教任务也是如此,教学之中的种种缺省,无疑会在树立全局意识的道路上设下很大的障碍。在阜阳正午中学的很大一部分同学,文科考试缺素材便第一时间乞灵于《作文素材》之类的参考书;历史、地理题目有错便赶紧翻答案,咬文嚼字,试图“说服自己”去相信这个解释。但倘若下回又有新主题、新材料出现,则又照错不误——无非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故技罢了。

这便需要我们队员在教育方法上的改变,也需要教学理念上的创新。要从更为接地气的方式引导他们熟练掌握应试背诵技巧,更要从形而上的角度形成完备的文字工作能力,这便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战术上重视对手,战略上藐视对手”了。

除了教育方面的经验之得,此次实践之于我,还有人生阅历的丰富提升。正如左叔叔一直说的那样:“多听,多走,多写。”诚然,支教实践,本来就是我们和孩子们的共同成长。不低估孩子们的潜力,多一点引导陪伴;不高估我们自己的能力,少一点自以为是,这才是我们来到这淮南之地的应有之义。

当然这趟的阜阳行,尤其是在家访的时候,让我感受到很多细节也在变化,实际上从2013到2021,八年过去,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正午中学的情况也在变化:这些年,学校的塑胶操场铺起来了,电子白板搭起来了,甚至连心理辅导室也都配了起来,平心而论,这与教育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已经相差不多了。这当然显示着我们这个国家对教育一直持续不断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这也在提醒着我们的筑梦颍东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需要我们参与筑梦颍东的所有人去思考,当物质条件不再成为这里孩子们发展的最大桎梏时,我们需要带给他们的重点,到底是什么?

但无论如何,在曾经、现在乃至将来,我都会很多次地怀念阜阳和筑梦颍东,那是最清澈的季节,天空高远得不可思议,叶子残留着最茂盛的碧绿,挂在树上。操场的风吹来细碎的灰尘,消散在空气里,有绣球花或是什么不知名野花的香气袭来,包裹着蓝天白云,梦一样温柔。可是在梦里我却感受地分明到,那其实是色彩斑澜而又灰暗的。记忆是一把筛子,让每一笔画面都柔和而美丽,曾经的人和事都变成明丽的笑脸,像是被画下来的花朵般永不凋谢。

你念念不忘的所有曾经与美好,都在记忆里不知疲倦地舞蹈。悲伤与快乐都席卷而来,你伸出手想要触摸,但其实根本就无路可逃。

今天之前,我们面目各异,行色匆匆。

今日之后,既是遇见之后,亦是殊途同归。

我谨希望这十来天的实践时光,真的让我们的社员们能够直接触碰到了这些素未谋面孩童的灵魂,他们人生中的哀伤、苦痛、喜悦、彷徨,由此,我们的灵魂也变得更能够理解社会,不管是已逝的还是当下的。

我也希望我们真的给这里的孩子们讲好了一个关于眼界、心气和突破自我藩篱的故事。这大抵就是我在这此实践活动的最深感触了吧。

未来可期,要我们可期,共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02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愉快的一天支教

支教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它使我有机会去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度过宝贵的时光。这段经历带给我很多感悟和启示。首先,支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美好的支教一天

今天是支教的第二十五天,今天没我的课,但是我还是很早就起来了,因为今天有四五年级的甲骨文汇报演出,第一节是班会课,不需要我去,所以我就洗了头,洗完头我就去学校了,先看了四五……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充实的支教一天

早上七点半,伴随着蝉鸣、小朋友们的嬉戏声、同伴们的洗漱声以及透过窗户倾洒下来的阳光,我从床上醒来,醒了之后立马的穿上衣服然后出去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吃了张煎饼又喝了杯牛奶就……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诚心诚意,育人育己

正心诚意,育人育己支教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奉献,更是对自己成长的一次洗礼。在我这一段时间的支教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正心诚意,育人育己”这句古训的真谛。首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了

星并不远,梦也不远。这句简洁而又深刻的话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信念:只要我们有梦想,不论目标有多大,只要我们勇敢去追逐,就能够实现它。作为一名支教者,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支……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有爱的支教

今天睡得晚,不知道为啥失眠了,就是睡不着,看催眠视频也睡不着,过了好久差不多在两点多的时候才睡着,但是我起的还蛮早的,因为我今天上午满课,第一节去了四年级上课,因为快结束了……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惬意的支教生活

今天有事没课的一天,今天就赖了一会床,大概八点半的时候起来了,起来之后就洗漱了一番,洗完之后就去学校了,我先去了五年级,去听了传统文化的课,王老师讲的传统文化的课很丰富也很……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

追逐梦想,点亮未来在支教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孩子们如何努力追逐梦想,点亮自己的未来。这些孩子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有些是贫困地区的孩子,有些则面临着社会问题和家庭困境。…… 付新冉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春节成功申遗,助力双创迸发“春”之力量

辞旧迎新踏春来,鞭炮齐响锣鼓鸣,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华夏儿女中的心中有着独一无二的意蕴。2024年12月4日,…

践行非遗双创实践,点亮新春文化华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不懈的…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最新发布

行动有我们,开展新旅途,护航你我他
为确保三下乡活动的正常开展,7月10日,“纠正不良习惯,普及健康知识”实践调研团的全体队员于教室158首次集合,为三下乡的正常开展打下相关基础。全队成员到齐后,由队长宣读了关于暑期三下乡实践的相关事宜…
不良习惯引危害 健康普及准备工作开展中
2021年7月10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纠正不良习惯,普及健康知识社会实践队“纠正不良习惯,普及健康知识”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开启,此次活动响应国家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号召,深入推进…
“纠正不良习惯,普及健康知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导语】“纠正不良习惯,普及健康知识”实践调研团于7月10日开展第一天暑期社会实践。暑假已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期开展。7月10日上午,我们在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教室相聚,商讨暑期“纠正不良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还记得第一次来阜阳的时候,我和浙大的同学转万山,渡百溪,火车在京沪线上“哐镗哐镗”地前行着。列车外头彻夜的灯光闪烁着,我们在列车走廊上来回踱步,对着电脑彻夜更改ppt的内容。当时的我们,面对未知,…
舟山实践调研之始,安全防范在心中
【导语】7月10日,“纠正不良习惯,普及健康知识”实践调研团于教室内开展安全培训活动。为增强“纠正不良习惯,普及健康知识”实践调研团成员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对于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视程度,帮助成员在后期…
山东大学“五四青年”社会实践小队调研活动总结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乡村振兴是决胜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虽然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乡村振…
红色务川
经过这几天在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调查和走访,我感觉到了革命烈士们的伟大。国家有他们是多么的庆幸。正因为有这些革命烈士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强大的中国。这几天的经历让我走进了他们的故事体…
青岛科技大学“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进行视频拍摄
2021年8月7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党史纪念馆“学党史,强信念”红色教育宣传团再次走进青岛党史纪念馆,这次团队成员将在这里开展关于青岛党史的微电影的拍摄环节。在进行拍摄之前团队成员已经确定了四位讲解…
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之旅
通过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8月7日,我和几位同学一起集体计划好去参观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坐落于山东菏泽市,今…
闽院学子“三下乡”感悟:奋斗播撒种子,耕耘孕育收获
2021年7月,闽江学院法学院暖心社工服务队来到了宁德市屏南县第三中学。在这里,二十名队员齐心协力,尽其所能,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带来温暖与关怀,这一个月的支教之旅,有欢声笑语,也有热泪盈眶,我们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