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不仅要求有着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而中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近期线上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学生问题最多的是学业压力、厌学、辍学,其次是亲子关系,手机等电子产品依赖。很多孩子在到了学校后,仍然想要回归家庭,就产生了厌学、辍学等状况,这些孩子潜意识是要回到家庭因素的,并不是因为学校不好,而是在家庭中很多问题还没解决。很多学生在青春期厌学,与家长的焦虑有关。比如家长非常爱孩子,就让自己从对孩子的焦虑变成了对孩子的控制。孩子则会慢慢发展形成一种反控制。家长控制越严格,孩子反叛越严重。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要么是在家里战斗,在学校当逃兵;或者在家里当逃兵,到学校战斗的情况。对此,学校应适度了解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并邀请精神、心理、家庭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业评估,同时,家长要给孩子留有一喘息的空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9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