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封存于一纸银信中的红色精神,读懂侨乡同胞根植于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燃梦调研队,于2021年7月,在江门市台山市展开银信红色文化调研活动,在此期间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华侨后代、引信收藏者李柏达先生。这一次采访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在和李柏达对话,而是在和银信中的人物对话,了解他们爱国爱乡爱家的朴素的家国情怀。
品银信故事,感华侨精神
跟随着李柏达的脚步,我们一同迈入了银信世界,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突破距离的心灵交流。
通过细细品读信中的一字一句,我了解到了第一代华侨实现荣归故里,落叶归根的愿望的不易,体会到了第二代华侨艰苦赚钱,建设家乡,最后却客死他乡的心酸。
第一代华侨,李柏达的高祖父李俊衍作为劳工前往美国旧金山修建太平洋铁路,他凭借中国人的勤劳勇敢的品质赚到了第一桶金。在新宁铁路建设中,他购买新宁铁路股份40股,支持家乡交通建设,并且希望铁路能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使祖国强大起来。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将用自己勤劳的汗水换取的血汗钱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中的无私,他们怀揣着希望祖国强大的宏大梦想,由此可见,华侨对祖国的贡献不可小觑,华侨对祖国的热爱与忠心毋庸置疑。
第二代华侨,李柏达的曾祖父李云宏远赴古巴,在古巴通过洗衣房赚取一分一毫的金钱,积少成多,寄回家乡起新屋,在新屋两旁题字:家庭发达,世界维新。从中可见其思想随西方民主自由博爱的理念而改变,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思想对祖国突破重围,走向光明能有所帮助。华侨身在海外,心在国内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仿佛置身其中,体会着他们身不由己,“困”在海外的无奈,感受着他们相隔千万里挂念祖国家乡的乡愁。
通过这些银信,我见证了华侨的创业史和血泪史,明白了每一封银信中不仅仅有信和钱,还有海外亲人对祖国家乡的牵挂与怀念;聆听华侨故事感悟华侨精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华侨“有福全家享,有难自己当”的奉献精神。从故事中走出,回到现实,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身为新青年肩上的担子的沉重,下定决心努力为实现华侨“祖国强盛”的愿望而努力。
银信有价,情怀无价
李柏达先生身为华侨的后代,他不计较经济回报,用自己的积蓄,将能在拍卖会上买回的银信都如数“接回家”,他还免费出版与银信有关的书籍,亲力亲为地重新修葺三益碉楼,并且打造成为了银信展览的博物馆。当我们问及其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回答:“银信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不希望它消失,因为它记载着我们许多的记忆。”从中我体悟到了他对祖辈的感恩和希望将银信文化发扬光大的决心。
从他种种为银信无私奉献的事迹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希望为我们新一代青年打造认识华侨文化、弘扬华侨文化的良好环境,希望能够将华侨文化宣传到海外,达到世界文化认同。近距离的接触我体会到了他的拳拳赤子心,这也极大地激励着我去思考作为新青年的我们可以为银信保护和华侨文化的宣传做出什么贡献;从他饱含情感地讲述祖辈故事中,我可以体会到他对祖辈的无比感恩以及对华侨有着独特深厚的情怀,这种纯净的情怀使我热泪盈眶,给予了我完成好这次调研实践任务的信心;从他不顾一切从外国人手里“抢”回属于中国人的银信的行为中,我大大地感叹,这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国人心中家的情怀,这就是中国人的归属感,这也再一次地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爱国情怀、对家的归属感是可以无限累积的!
通过此次采访,我们跨越百年万里和银信世界中的人物对话,体会到了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浓重的华侨情怀;我们和银信收藏家李柏达交流,了解他跨越百年,途径万里,将银信故事和华侨文化带到我们身边的经历;最后我们肩负传承和弘扬的使命,希望将属于中国的华侨精神带到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8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