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8:40,在江津区沙埂村便民服务中心,重庆大学五彩石暑期支教调研社会实践团第二调研小组见到了今天的主人公——李兴才,原沙埂村村民主任,现沙埂村第七小组组长。
在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战以前,沙埂村是江津地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一代代扶贫干部鞠躬尽瘁、任劳任怨,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沙埂人民。2020年,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沙埂村全员脱贫。李兴才,便是扶贫村干部中的典型代表。
人民的好干部
1977年,李兴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沙埂村的村民主任。当问及当初为什么入党时,李兴才爽朗地笑了笑,“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最好的党啊,当初也没多想,就冲着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相信跟着党走准没错。”没成想,这一跟随,就跟随了44年。
40多年来,大到解决农民的集体上访,小到调解邻里纠纷,李兴才一直兢兢业业,不忘初心,成为村民最信赖的村民主任。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刚刚退任下来李兴才也没有闲着,积极投身于村委会组织的集体公益事业,尽自己所能发挥余热。
党风即是家风
作为一个拥有44年党龄的老党员,李兴才表示,党的一些行为规范不仅影响了他,还影响了他对儿子的教育。他自豪地表示:“我的儿子也是一个党员,虽然他长年在外打工,但是村里有什么事需要捐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他坦言,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相比起其他的父母,他需要更注重培养孩子正直和勤劳的品质。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儿子要清清白白做人,要用劳动去获取收入,不能贪恋那些不义之财。在扶贫干部这个职位上干久了,李兴才深刻地体会到只有踏踏实实,靠自己的勤劳奋斗才能创造美好生活。
“我儿子随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肯吃苦的人。”见过了群众的不易,李兴才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观念便有了更深的领悟,并将此作为家风传承了下去。它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老一辈共产党员从一而终的坚持。
自立自强,不改本色
为村民操心了一辈子的李兴才退居二线后仍然闲不下来。在他看来,基层干部是干部也是群众,而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党和国家。
2020年从沙埂村民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李兴才坚持自立自强,独自经营着几亩田地,他不仅种了六百多株花椒,还同时种植了很多蔬菜、玉米和大豆。“虽说政府对我们这些退休干部有补贴和养老抚恤金,但我们也不能光靠国家啊,我不能给社会和国家添负担。”
在这党百年之际,李兴才也为党送上了祝福。在那块“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好办事”的牌匾下,七十几岁的老人佩戴着党徽,看着前方,坚定地说:“祝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永远都是光荣伟大的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千千万万个像李兴才一样的基层干部不断涌现,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通过这次走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了基层干部的“领头羊”作用。这种一心为民、自立自强的信念让他们一直走到了现在,也让我们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干部们的伟大。他对于青年一代的期望,饱含着对乡村振兴、国家富强的期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自觉肩负起乡村振兴重任,这不仅是他对实践团成员的希望,也是新时代下每个新青年的任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6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