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4日,安徽师大文学院赴泾县实践团队队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泾县稼祥中学七(1)班的孩子们带去一节生动有趣的成语课。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成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文字之瑰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中学生学习成语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陶冶情操、增长才干。7月14日,安徽师大文学院赴泾县实践团队队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打造特色课程,为泾县稼祥中学七(1)班的孩子们带去一节生动有趣的成语课。
书香沁·助力文化传承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你最喜欢的老师”,在“说说成语故事”课堂上,实践队员给孩子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顿时,班里沸腾了起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尘、风度翩翩……”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出一个又一个词语。这是开展支教的第二天,安徽师大文学院“书香沁·支教情”实践团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泾县稼祥中学七年级的学生中广受欢迎。实践队员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带领学生们进入成语的世界。
通过实践队员的讲解,同学们认识到,原来成语可以分为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文人作品四种类型。每个成语背后都有它的历史文化根据。实践队员们还播放了成语故事动画科普小视频。七年级的孩子古灵精怪,当讲到“阳奉阴违”这个成语时,一个小男孩造句说:“我们和班主任就是阳奉阴违。”全班同学心有灵犀地一齐大笑起来。同学们分组合作,一起找到许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成语,课程在一片融洽中到达尾声。
据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泾县实践团队队员来自学院两个年级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等不同专业,他们根据专业特长和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和知识储备,为泾县稼祥中学的孩子们量身定制了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特色课程。
支教情·积淀友谊深厚
课堂上,教室后排的小男孩们是名副其实的“捧场王”:七(1)班的程高兴调皮地回答道:“三十而立就是三十个人排排站——哈哈,我是认真的。”另外一个小男孩抱着成语词典说:“不对不对,是这样的……”。课下,七年级的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热爱运动。一下课他们就冲往运动场地,篮球、乒乓球、足球,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
稼祥中学的孩子们把实践队员们当作大哥哥、大姐姐和好朋友。实践队员们也把他们当成弟弟妹妹。“我们更多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到他们身边,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2020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实践队员陈亚这样说到,虽然是第一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陈亚表示,这是一份珍贵的经历,看到可爱的学生们,自己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课下,安徽师大支教团队的办公室里常常挤满了前来找实践队员的同学们:“姐姐,姐姐,这是给你写的信”、“姐姐,你能给我签个名吗?”同学们对实践队员们的喜爱可见一斑。
“哥哥,下午一起去打球吗?”七(1)班的邹丞俊对实践队员、来自2019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李俊生这样小声地说道。他告诉李俊生,每天下午放学之后,他们一些男生就会组团去操场打乒乓球,所以想邀请实践队员一起去。
成语课堂上,同学们进行“成语大接龙”、“成语纠错赛”、“成语猜猜猜”等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文学素养,更滋养了孩子们的灵魂。“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实践队员把成语文化特色向更深一步推进,让稼祥中学的学生们在成语文化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书香沁,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支教情,欢声笑语共同学习。传承文化经典,实践队员将传统文化融入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开心心学习;建立真挚友谊,实践队员和同学们之间互相了解,为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5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