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对话龙山卜纳洞脱贫致富带头人妻子周亚容:白云深处有人家
(指导老师:龚鑫,文学与新闻学院通讯员:李春波 张恩艳 蒋晓珂)
远山绿水,云海翻滚,大路蜿蜒,一片翠绿深处,孕育着卜纳洞村人的脱贫梦想。2021年7月13日,实践团在卜纳洞李菁华书记和米远固副书记的带领下,从村活动中心,脚踩宽敞的硬化路面,伴着沿途美丽风光,来到了彭吉武夫妇的家中。
葡萄迎人,事迹感人
站在木屋门前,首先映入团队成员眼帘的是一串串青色的葡萄,悬挂在藤蔓上,圆润可爱,在微风中摇曳,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进入屋里,周亚容赶忙拿出板凳,招呼成员们坐下休息并热情地邀请实践团自行参观自己家的葡萄园和蜜蜂养殖基地。参观结束后,在大家意犹未尽的阵阵欢笑声中,团队成员开始了对她的采访。
采访开始时团队成员就发现,周亚容没有小拇指和无名指,她对此却不甚在意,一边擦拭板凳一边耐心回答成员们的提问。她回忆说,在脱贫致富的这几年中,她曾得过一次大病,这对当时产业还未成形、急需人力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打击,但是她还是咬牙坚持,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与丈夫互相勉励,努力操持着自家的产业。
“可能是习惯了苦日子吧,那段时间再苦再累,我俩谁也没有抹眼泪,就是埋头苦干。我老公这人性格好,我性子比较急,有时候会埋怨,但他也不生气,反倒是安慰我。”
创业维艰,苦尽甘来
在开始种葡萄养蜜蜂之前,周亚容和丈夫对于怎样才能脱贫致富做了一系列的探索,其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种植烤烟。当时交通落后,没有直通家门口的车路,肥料、工具、产品等全都靠人工搬运,从山下背至山上非常费力,于是他们产生了“修路”的念头。
“但是我们请不起挖掘机,请不起工人,只能自己一锄头一锄头的挖,唯一的机械只有一辆农用车。”她无不感慨地说道。当时乡民们还笑她,笑他们不知要挖到什么时候。殊不知人定胜天,这路总算是被他们夫妻俩修出来了。
无奈天意弄人,又是种植烤烟,又是挖地修路,她又一次积劳成疾。在周亚容养病期间,家里的农活都落在了丈夫身上。尽管生活困难,但是农作物在彭吉武的悉心栽培与照料下,产量愈发可观。终于,在他们的苦心经营下,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销路愈发多样,产业的知名度也日渐上升。他们夫妻俩在农忙时节,会雇用村里的农民打理果园,这也为乡亲们提供工作岗位,实打实的为村里办事,为脱贫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助力成为卜纳洞脱贫事业的巨大动力。
殷殷嘱托,萦绕耳畔
随着擦洗板凳的声音越来越小,实践团的采访也在她的追忆中接近尾声。最后周亚容再一次表示,在国家的脱贫政策的对口帮扶下,他们俩夫妻探索出的致富道路,不仅是自己的致富路,更希望是全村人民的致富路。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她希望实践团多多宣传,将这份事业做大做强,带动全村人巩固脱贫成果。
实践团离开这个葡萄小屋,回望时,夫妻俩依旧站在门前目送,他们朝实践团再一次挥手。在这短短的几小时采访中,实践团的报道和采访,寄寓着想过上好日子的夫妇的初心和期许。这一点,让成员们倍感自豪。
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激励全国人民:无论是在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写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我们也始终坚信我们能巩固脱贫成果,我们能实现乡村振兴,我们更能把我们的生活过成金子般的日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73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