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洛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中国大运河”的核心组成部分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于黄河流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粮仓为探究黄河流域的粮仓文化,深入了解古粮仓,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沁·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位于洛阳市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回洛仓遗址继续开展“于长河之际,筑万家仓廪”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据悉,在回洛仓遗址中,共有120余座用绿篱标识的仓窖,这些仓窖都并未发掘,但保护措施较为完善。实际上,考古人员共探出仓窖220座,整个仓城仓窖大致有710座,是目前已知隋唐时期粮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图为回落仓遗址通讯员周楚翰摄
团队成员在到达回洛仓遗址后,与遗址内相关负责人进行交谈,并对回洛仓遗址内已发掘的仓窖进行参观调查。在对粮仓地窖调查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栗、黍、稻等粮食的种类建立更深的认识,学习古粮仓储粮的相关知识,例如粮仓的建筑方式和防潮技术以及太仓、正仓、军仓等种类的划分。
回洛仓成为隋朝时期的“国家粮仓”的原因,也是因为其独特的建造方式可以使粮仓外围的基槽像一个“保护罩”,使内层的仓窖更牢固,同时储粮量也大大增加。然而在时间流逝之下,曾经的王朝覆灭,新的王朝建立。回洛仓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不利影响而逐渐没落,最后遭到废弃。如今考古发现仓窖内近千层的淤泥堆积,从侧面证实了回洛仓无人为回填迹象属于自然废弃。
团队成员参观已发掘的仓窖时,发现仓壁内部有许多坑洼,在馆内人员介绍后得知,坑洼是历史遗弃中风化等环境原因导致的,有少部分属于建造完成后本就凹凸不平。这些坑洼处记载了粮仓建设中劳动人民的每一次夯实仓壁的汗水,也记载了回洛仓作为隋唐时期储粮枢纽的辉煌场面。
现在,已发掘的仓窖为防止其进一步损伤,仓窖内采用钢材固定,外部则建立了博物馆进行保护,也方便游客进行参观。
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偶遇来自洛阳博物馆的调研人员,在与其交流过程中,调研人员介绍回洛仓的建造方式“在生土上挖一个外直径十六七米、内直径10米至12米、宽约3米、深1.5米至2米的环形基槽;对基槽进行夯打,从而形成一个坚实的仓窖口;在夯打后的仓窖口内挖一个深约10米、口略大于底的缸形仓窖”。
图为团队成员与调研人员交流通讯员刘怡薇摄
之后也细致讲解回洛仓防潮技术的运用以及粮仓的发展历程。团队成员向调研人员提出在实践中产生的疑问。调研人员的解答,使得团队成员对于回洛仓以及隋唐时期粮仓的认知更加深刻。在聆听讲解之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巧令人叹服,学习和保护古粮仓任重道远。
团队成员在参观回洛仓遗址的过程中针对实践取得的成果,对随行游客进行采访和问卷调查。
期间遇见一位走访全国各地古迹的老先生,在交谈中,老先生说:“回洛仓作为隋朝当时最大的粮仓,对于隋朝首都洛阳城的粮食供给是极为重要的。全国各地的粮食通过漕运沿大运河供给洛阳城,回洛仓作为漕运枢纽,它的建造技术和储粮技艺是最精良的。”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先生交流通讯员刘怡薇摄
老先生了解团队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之后,建议要多去几处粮仓看一看,通过对比,了解之间的差异点与相似点,并结合不同的时代与思想背景,产生自己的理解才会有所收获。所有团队成员都感受到老先生“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并表示“会在对比中学习,不断了解古粮仓,努力宣传黄河文化与粮仓文化”。
此次参观走访对回洛仓遗址进行细致的考察调研,对隋唐时期古粮仓的发展建设展示具体的认识和见解。为随后团队成员参观现代粮仓进行对比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入的了解黄河流域粮仓文化的重要性与历史意义。沁·禾团队对于黄河·粮仓的社会实践内容更加深入,探讨黄河文化与粮仓发展,沁·禾再行动!
图为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合照通讯员王煜柱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9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