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时代强音,弘扬时代精神”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2020级暑期社会实践
(一) 活动班级:
20级双语一班
(二) 活动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努力,世界观人生观是 “总闸门”,要在全国人民中培养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注重从青少年儿童抓起。
(三) 项目名称:
“奏响时代强音,弘扬时代精神”
(四) 活动背景:
我国红色遗产资源丰富,内涵深厚,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积极探索适合少年儿童的传播途径,讲红色经典文化发扬光大,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性,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讲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产生重大意义。
(五) 活动计划:
1、 首先在班里召开策划大会,动员大家集思广益,确定参与人数,从中再筛选较好的策划创意。
2、 7月1日-8日大家可以联系当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是革命老区等,分别组成团队有计划的展开党史宣讲工作与座谈会工作。
3、 计划于7月8日-7月10日之前完成大家相关工作,并通过相应的剪辑软件进行编辑。
4、 计划于7月10日-15日将活动总结以及外宣投稿到各大网站,起良好的宣传效果。
(六) 参与人员:
1、 负责人:
王圣博
2、 红色寻访:
杜杨婧,张可心,郭慧鑫,原皓,周苗,徐仲韬,郭圃妤,王源源,卫燕妮
3、 整理材料:
张寒,王佳雪,胡深,张晓莎
4、 外宣成员
赵梦林,成晓玥,高梓雯
(七) 活动结果:
1、 二里头遗址:
赫赫夏都,巍巍华夏。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洛阳偃师翟镇二里头遗址区南300米处,是集中展示夏都文化、二里头遗址、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共设有5个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
从空中俯瞰,博物馆像一把巨大的钥匙,寓意二里头文化是开启中华文明的密钥。
第一展厅:第一王朝
第一展厅分为“茫茫禹迹九州攸同”“赐土命氏祚以天下”“夷夏东西夏道兴衰”3个单元,讲述了禹在数十年中,栉风沐雨,亲操耒耜,三过家门而不入,疏河浚川,平定水患,而后凝聚民心,使得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开始形成。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洛平原,河水丰沛,土地肥沃,制作陶器得天独厚。展厅内有盛酒的陶爵、温酒的陶盉(hé)、烧饭的陶鬲(lì)、盛水的陶罐及陶鼎、陶豆等陶器。
第二展厅:赫赫夏都
第二展厅分为“铸鼎象物”“礼以酒成”“奉玉成礼”“乐以相和”“龙腾华夏”“兵戎森森”“慎终追远”等单元,通过60年来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大型纪录片《找寻夏墟》、二里头考古不同时期的发掘工具和研究设备展示、二里头考古发掘出版的书籍、考古日志和专家测绘手稿展示等讲述了“华夏第一王都”的前世今生。
第三展厅:建中立极
第三展厅通过“土中大邑”“王都气象”“百工洋洋”单元,通过文物、互动游戏、视频、实物复原、数字展示、VR体验等方式,让观众了解二里头先民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二里头宫城平面布局和功能区划及发达的手工业等。
第四展厅:厥土生民
利用不同的农具种植收获多种农作物,饲养多品种的家畜保证肉食来源,手工艺专业化分工明确,懂得选择合适的石材制作石器,陶器制作有了规模化生产……古代二里头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情景?
第五展厅:世纪探索
二里头遗址的意义:
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距今3800~3500年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拥有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宫室建筑群和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以青铜冶铸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为代表的最早的官营作坊区等诸多重要遗存,为研究中国城市和聚落布局、城市规划与建筑史、礼器及礼仪制度发展史、手工业和科技发展史、社会生活史、政治结构、文化生活等重要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它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对我国的文化科技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安阳红旗渠
在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前往了安阳红旗渠进行参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参观途中,几乎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个被开凿的渠洞 ,其中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莫属“青年洞”了。该渠洞因当年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而得名。了解过渠洞背后
的故事,我们都备受感动。
我们还去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这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展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更多红旗渠背后的故事。
红旗渠精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在了解了更多红旗渠背后的故事后,我们切实的体会到了、理解到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这种精神将鼓舞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进步!
4、郑州二七纪念塔
殷殷其质,血沃中华!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两个五角形并联,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塔高63米,共14层(包括地下室),其中塔基座为3层栏环绕阅台,逐层缩小,各层均有栏杆环绕;塔身10层,有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盖顶,还有红漆方形格窗;塔顶建有钟楼,钟楼顶端矗立9米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地下室,西北方有地下通道。
二七纪念塔是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的产物,是革命先烈坚贞不屈、勇于斗争的精神象征。在20世纪初,西方列强在华组织修建京汉铁路,并在沿线招募大量工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铁路工人在生存条件恶劣、工作中人身自由被限制、政治地位极低,工人不得不为争取和维护政治与经济利益而斗争。1923年2月1日在郑州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由于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遭到军阀吴佩孚的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发布全体工人罢工宣言,提出五项条件,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同军阀做斗争。1923年2月4日,全路工人遵照总工会命令开始全线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列强的支持下调动两万多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5、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位于汉口胜利街163号、165号,是一座古老的西式三层居民楼,坐西朝东,红墙赤瓦,外墙上镶有一块铭刻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武汉文物保护单位”的白色石牌。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的“心脏”,党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和重大事情都在这里召开、决策。
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二七惨案”后,中国共产党主动自觉建立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积极推动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武汉地区的共产党员成为统一战线中的灵魂与核心,领导武汉地区人民群总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打赢北伐依赖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昌攻坚战,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迁都武汉。 中共中央机关及各部门均设在武汉。
北伐军攻克武汉,不仅给直系军阀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严重动摇英国在长江中游的影响,而且有力地推动两湖地区革命运动,为北伐战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极有力的基础,促使中国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也标志着武汉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和国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
一份刊物的创世,引发一场伟大的历史事件,并对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新青年》以其与新文化运动及五四爱国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现代社会的走向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包括陈独秀、鲁迅、胡适等许多近现代名人都曾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毛主席也曾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过《体育之研究》。《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
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民国四年(1915年)至七年(1918年)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新青年》。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革命遭到了局部的严重失败。此后,全国形成了三个政权,即原来的北洋军阀政府,上海、南京的蒋介石反革命政权和武汉国民政府。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激烈的斗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挽救革命。党的五大就是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召开的。全体党员期望这次大会能正确判断当前局势,回答大家最为关注的如何从危急中挽救革命的问题。
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及《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全体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决议案〉之决议》《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职工运动议决案》《组织问题议决案》《对于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等决议案,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李立三、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等为候补委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为总书记。 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作为湖北省及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党性教育基地及红色场馆,承担着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精神的重任。
6、 鹤壁浚县裴庄村
鹤壁浚县裴庄村是中共卫西工委旧址,正处在火龙岗北端,位于浚县屯子镇政府西北8公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中原抗战第一村”的美誉。村内有常仙甫故居、天门会聚集点、地下交通站、中共卫西工委旧址、抗战广场、抗日地道、吕正操司令部旧址以及丁家大院等纪念场所。
1938年3月15日,日本侵略者300多余人,沿汤浚公路入侵浚县。消息传到裴庄村,村民常仙甫(玉堂)、吕月带领由村中青壮年组织起来的护村队(因抗匪患而组成的队伍),主动担负起保村卫家的任务。
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侵华日军,村民们团结起来,手持简陋原始的武器用血肉之躯与日军战斗,痛击进犯的日军,打响了中原民众自发抗战的第一枪,裴庄村也被称为“中原抗日第一村”。
裴庄等村人民的抗日行动,是浚县人民群众自发地反抗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浚县人民不屈于外来侵略者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与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自由、幸福的生活。
我们要向常仙普烈士学习,弘扬革命先辈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献身的精神,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努力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7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