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受革命温度,寻找中华民族优秀风土民俗,秉持“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将中国优秀民俗发扬光大,安塞一行必不可少。7月22日,山东理工大“E路先锋”实践团来到了延安市安塞区,拜访名人实践学习,并参观文化历史展馆,了解其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传播。
随着电梯的上升,电梯门打开的一瞬间,大家看到的是一面墙壁上展示穿戴陕北特色服饰的成百上千名男士们在黄土高坡上动情的演绎着安塞腰鼓的照片,气势磅礴,表演精湛。虽然是静态的照片,但其神态、姿势和挥舞的红绸带足以让人产生动态的艺术画面感。紧接着,在队长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拜访了安塞腰鼓表演家刘占民老师。刘占民老师是安塞腰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一次见到老师是觉得老师朴实大方,和蔼可亲。我们对老师进行了单独的采访,而后刘占民老师为了让我们亲身体会安塞腰鼓,来到练习室亲自教授我们安塞腰鼓的表演动作,从开始的整体动作到后来的拆解过程老师都非常认真。初次接触腰鼓的我们肢体明显不协调,但老师非常有耐心地一遍遍讲解和演示,在共同努力下我们记住了一些基本的节奏、动作和手势。刘占明老师不仅悉心教授我们表演安塞腰鼓,还鼓励大家深入基层,让我们更靠近生活和人民,从而在这些活动的细节中理解我们想要的答案。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安塞文化艺术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明朝以后长期的封闭、半封闭状态使得在其他地区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传统得以在安塞比较完整地保存来,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并且陆续培育出四朵民间艺术的奇葩——腰鼓、剪纸、民间绘画和民歌。而腰鼓也是从最开始安塞区的军事重镇的击鼓报警器演变为如今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
陕北的唢呐与腰鼓相互配合,唢呐激越高亢,与陕北人的性格相文化,具有黄土地人情感宣泄、精神栖息的特征。而在革命年代,陕北的腰鼓文化也为红色革命的进行起着推动和鼓舞作用,这些承载着人们凝聚力的艺术形式一直在被默默传承,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山山峁峁,沟沟岔岔,腰鼓已融入陕北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更要深入实践,了解人民需求,寻找和发挥生命的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1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