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山东七月31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肩负着人才振兴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而如今数据表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并未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理念与现实之间存在偏差。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才绘新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日照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进行实践调研。
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大业欲成,人才为重”,纵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布局,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
实践团成员采取线上准备工作,线下成员分散实践的实践形式进行实践。在前期工作准备中,实践团成员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线上会议,交流统筹规划实践团的具体方向以及落实活动具体内容。实践团成员通过查找网络信息资料,在指导老师帮助下完成两份针对不同群体的综合性调查问卷,并积极发布在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同时在佩戴好口罩,确保遵守防疫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线下社区、公共场所调查,以供全方位、多角度获取调查数据。
7月23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日照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参加关于乡村振兴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座谈会,田讲师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但高校人才供给量却远远低于乡村人才需求量。团队成员查阅资料了解到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沿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未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调整,这就导致两者融合问题进一步的深化。同时,团队成员随机采访了在场的一名大四学生,他认为:有的高校的培养模式使得部分学生实践能力差,不具备返乡实现乡村振兴的能力。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动二者的融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有所改变。
7月23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在该该单位的大部分实习生是附近高校的学生,他们利用暑假的时间去乡村做志愿者服务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团队成员就是否愿意回乡实现乡村振兴对他们进行了采访,他们大多数表示有回乡的意愿,其中几位农学生明确表示自己在毕业之后愿意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回到农村去。因为自己掌握着高新技术、操作手段、管理理念等,是农村产业化发展急需的人才。同时他们也表示自己到农村就业既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又能够实现社会效益。但也有的大学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认为就业意愿与个人能力不匹配,同时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所以,这就要求国家与政府建立大学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补充大学生农村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社会认可度。
通过这两天的实践,实践团队成员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高校人才培养目前面临着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矛盾、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人才质量要求不匹配等的问题。因此,高校应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为依据,借助职业规划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服务乡村的意识,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使专业课程与乡村振兴相融合,以实践体验为载体、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学分置换为途径、提高学生服务乡村的积极性,以构建人才智库为目标、增强学生服务乡村的信念,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也要求国家与社会建立大学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氛围,使国家享受到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红利。补充大学生农村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就业大学生实现不同层次个人需求的满足,获得社会认同,打通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增强农村就业的信心。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社会认可度,从家庭、同辈群体、社区、媒体等各个方面给予农村就业大学生社会支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1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