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建党百年,追忆峥嵘岁月。西安外国语大学枫火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申店乡双竹村的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在陵园里,除了杨虎城将军及其夫人、随从的陵墓,还建有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以图文、实物详细讲述了杨虎城将军的戎马一生。“千古功臣,民族英雄”。面对杨虎城将军的雕像和墓碑,不禁感怀良多。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
1937年2月15日杨虎城和于学忠联名向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后“全国一直积极抗敌”案、1937年4月30日蒋介石免去杨虎城军政职务。同年七月至十月,杨虎城在欧美各国宣传持久战和中国必胜思想。同年6月29日,杨虎城携夫人、儿子及随员出洋考察军事。同年11月26日,杨虎城等在国外动员组织的一批抗日爱国青年回国抵达香港。回国后,被囚禁生活达十二年之久。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将军于重庆被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所杀,终年56岁。次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还有“小萝卜头”一家。副官邹继明。警卫员张醒民。1950年迁葬于此。陵园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杨虎成将军墓,左右为夫人谢葆贞(8岁的杨拯贵与母亲合葬)、儿子杨拯中的陵墓;下层为秘书宋绮云、徐林侠夫妇与孩子小萝卜头、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的陵墓。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1998年病逝后也归葬于此。
重温历史、展望未来。英雄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 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正是有了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的他们,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盛世长安。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先烈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高尚品德不会被忘记,今后我们将继续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西安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梁子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2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