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金沙傈僳族乡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实践队:实地走访是最好的学习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王舒琪 李思怡 谭

深入走访傈僳族人民,以青春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1年7月20日,在指导老师杨静副教授的带领下,四川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活动“德昌傈僳族乡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实践队”七位成员来到凉山州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结合傈僳族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活动。

金沙傈僳族乡地处德昌县东南部的安宁河两岸,距县城30公里。全乡辖观音堂、王家坪、黄竹3个行政村,1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74平方公里。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貌特征,勤劳朴实的乡民们在乡干部的带领下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高山畜牧业及特色生态养殖业。但是金沙傈僳族乡发展历史较短,思想较为闭塞,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乡村振兴是金沙傈僳族乡发展之路上的头等大事。

7月20日,实践队全体成员抵达金沙,并与金沙傈僳族乡人民政府初次会面,党委书记李波对实践队的到来诚挚的欢迎,希望实践队结合金沙傈僳族乡的实际情况,用年轻人的新视野和新思想为金沙傈僳族乡的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团队成员也对接下来的实践调研活动充满期待,希望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傈僳族乡的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此后三天,团队七位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前往观音堂、王家坪、黄竹三个村落,走访村民,了解各村落的发展现状,感受脱贫攻坚成果。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立体农业

调研的过程中,通过与村民的交谈,我们了解到,过去的傈僳族人民由于居住在与外界隔绝的深山,信息落后,导致发展相较缓慢。当地村民在低海拔种植早市蔬菜、草莓、枇杷、芒果,中海拔种植板栗、梨子、桃子、沃柑、樱桃、桑果,高海拔地区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业兼顾傈僳族特色养殖蜜蜂、马蜂、石蛙、生态猪、生态鸡、高山黑山羊等独特精品产业布局。

由于耕地分散,农业生产未形成规模化种植,加之疫情的冲击,农作物价格偏低,销售渠道少,农民收入较低。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村户的家庭总收入为一万元左右,家中积蓄少,抗风险能力差。但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和乡政府干部、驻村干部的努力下结合当地人民的勤劳,当地居民的生活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二.立足长远,打造特色生态畜牧、养殖业

村干部介绍,大多傈僳村民家中养殖十至二十头黑山羊,生态鸡、生态猪若干。我们从村民口中得知,傈僳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狩猎民族,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家庭养殖取代狩猎,成为他们主要的生产方式。

其中,黄竹村和王家坪村还发展了生态石蛙养殖产业和野蜂养殖。目前石蛙养殖已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石蛙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因此市场收价高,供不应求。但石蛙生长周期较长,养殖户疾病预防及医治经验不足,因此产量小。

三,推陈出新,弘扬傈僳族优秀民族文化

在团队成员走访观音堂村过程中。发现了一位数年来坚持传承傈僳族民族文化的村民,她手工制作傈僳族民族服饰,身体力行地弘扬民族服饰文化。

傈僳族盛行万物有灵、崇尚祖先的自然崇拜,具有独特的祭祀、婚丧习俗,此外他们也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团队成员在王家坪村中拜访了一位傈僳老人,她为我们演奏了傈僳独特的民族乐器——口弦。在调研的最后一晚,团队成员伴随着婉转动听的葫芦笙吹奏音乐,与傈僳乡民载歌载舞,感受极具魅力的傈僳文化。

在生命成长上,我们团队的所有成员真正地成为了“校园外”的学生。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了傈僳族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众多的文明成果。独特的民族文化是该民族的群体基因,它不仅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民族特色发展道路的开拓者。

我们深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而接下来更是一段崎岖的征程,需要我们同心同德,共克难关。如何让乡村形成良好的发展趋势,是作为未来国家主人翁的我们目下所必需思考的问题。此次实践活动我们受益良多,也能结合自身所学、所见、所思为金沙傈僳族乡的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同时我们意识到,只有不断增进自己,才能在将来大有可为,将个人与时代的命运系在一处,以此实现小我的价值。

四川师范大学

德昌傈僳族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实践队

王舒琪、李思怡、谭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42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红色不绝,薪火不断,志愿不停,党心永恒
红色不绝,薪火不断,志愿不停,党心永恒——暑期团队实践圆满结束2021年7月31日上午七时,湖州学院人文学院“红色宣讲承薪火,志愿服务献党心”暑期团队召开线上会议。会上,团队负责人郭雨彤带领团队成员回…
“莘莘学子心,浓浓广医情”广东医科大学明心三下乡服务队下乡进行时——朗诵课(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报告将之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对推动这一重要战略的落实提…
扶贫誓言存山海,闽宁蜕变彰典范
为庆祝建党百年,加强四史学习,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学子组成的“理想照耀中国,信仰永擎炬火”社会实践团队以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为依托,通过探寻身边的平凡人的故事来感悟党的百年历…
“莘莘学子心,浓浓广医情”广东医科大学明心三下乡服务队下乡进行时——朗诵课(二)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国学源自天地,如皓月般照耀了悠悠五千年,而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深刻基因,将传统文化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是新时代大…
“莘莘学子心,浓浓广医情”广东医科大学明心三下乡服务队下乡进行时——朗诵课(一)
学者范曾曾说过:“青年品德的完善,智力的发展,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成败兴衰”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100周年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少年儿…
闽江学院致富研究队与福清市南宵村委会签署社会基地共建协议
7月10日,闽江学院经管学院致富研究队到达福清市南宵村进行百镇百村实践,探索乡村振兴致富密码。上午,在与村委会取得联系后,队伍在指导老师陈东的带领下与村主任兼党委副书记薛洪清进行深入的交流。会上,…
中国计量大学“星火传承”小队寻访红色坞根:以红色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东方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现代文明的进步必然伴随着物质需求的滋生,同时,精神文化的传承也逐渐多样化,并在不断的发展。旅游近几十年里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当地的文化底蕴为支撑。2021年7月8日,…
让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为了解平台灵活就业补贴和的社会保险费补贴政策和情况,研究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2021年7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1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来到了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办事…
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实践活动收官
2021年7月31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小小孩童读党史,初心启航颂党恩”实践团队举行线上会议,会议由团队负责人蔡卓男主持。会议主要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会议中提到在本次实践中,团队成员都能够团结一致…
传爱心 见真情;学党史 悟思想
为了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更好的满足居民的公共利益,加强党史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2021年7月9日,河南城建学院管理学院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成员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