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的五天悄然流逝,如今只剩回忆。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写下我点点滴滴记忆。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雷雨急骤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感动。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暑期三下乡,我们这次的主题是“深入老区学辉煌党史,身进芷江传革命精神”。
“三楚第一桥”——龙津风雨桥
我们确定活动时间后,团队集结在湖南工学院集合并合影拍照,骄阳下队员们朝气蓬勃,对此行充满了期待,拉起横幅,意味着团队正式出发了。大约在中午十二点,我从家乡隆回出发,也和小队顺利会师芷江。我们来到侗族独特建筑物——-龙津风雨桥,自明代万历十九年,由名僧宽云带头捐建后,几经圯毁,多次修复,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贾游客往来云集最繁华的地方,史称“三楚西南第一桥”。我们询问并采访了一些当地居民,了解风雨桥曲折的前世今生。该桥因桥墩与流水形如龙口喷津,故也称“龙津风雨桥”。1999年初,龙津桥再次动工重修,1999年11月7日竣工。重新修复的龙津风雨桥全长146.7米,宽12.2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风雨桥。整个风雨桥为全木质架构,无一钉一铆,气势宏大,如一条长龙横惯东西两岸,既保留了侗乡建筑文化品位,又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园林建筑艺术。
“八月烽火起芦沟,一封降书落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馆第二天,来到了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血”字模样的建筑。芷江受降纪念坊坐落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七里桥。受降纪念坊是华夏大地上唯一一座纪念抗战胜利的标志性建筑,以“中国凯旋门”而著称于世,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
芷江是中国战区总受降地,是全国第一个受降点,也是全国受降工作的指挥中心。芷江受降办理了百万侵华日军的具体投降条款,代表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是为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而建,纪念馆内主题展览《胜利的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芷江受降史实陈列》,展出珍贵历史图片资料1678幅、文献实物273件,抗战影视放映厅循环播放《日本投降原始视频》,成为国内首家“抗战胜利受降博览窗”。
“中华和谐与和平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和平园“太和塔”
第三天,来到了芷江和平园,走过金水桥,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建筑——太和塔,太和塔,是“中华和平与和谐文化标志”系列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修建在首都北京之外的工程。系列工程包含中华世纪坛的中华故土地图、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华和平龙、北京密云摩崖石刻的中国印、芷江和平园的太和塔四大地标性建筑。
塔内便是抗战胜利纪念馆,纪念馆分四个板块讲述着以前的故事——“日寇侵华,罪行累累”、中国抗战,浴血疆场”、“芷江受降,载入史册”、“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在“萧毅肃将军陈列馆“前,回想起以前的历史,一种萧瑟而庄重的情怀从心底迸发出来,原来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心系村民,致力扶贫“——七里桥村委
第四天,来到七里桥当地的村委会,村支部杨副书记热心地接待了我们,从杨副书记口中,知道了芷江的悠长历史,二战在七里桥村遗留下来的军事设施等建筑,将永远载入史册,并成为七里桥村人的永远的骄傲!同时也询问了修建纪念坊对当地的经济文化的一些影响,杨副书记简述了自己从扶贫政策颁布到实施执行这一系列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和解,从杨书记的一番话中,我感触颇深,一个政策真正落实是多么的不容易。
三下乡已经结束了将近一个星期了,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这段日子留给我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入到抗战名城,体会到和大城市不一样的文化,在实践的日子里面,我的收获不仅仅是调查到的资料,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是在经历中体会是一种珍贵的成长。
总之,这个暑假的社会实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从身心让人感到兴奋,但却决不仅仅用兴奋就能描述清楚的,因为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39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