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积极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做为农林青年的我参与了由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二十余名师生组成的“守好红色根脉,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分为“社会服务”和“社会调研”两大方面。前期开展了“追寻红色印记,重温峥嵘岁月”——重走新四军路,“童心向党,青春筑梦”——党史教育,“探访先锋人物,研析乡村振兴”等主题活动,后期主要以社会调研和访谈为主,探索“龙门秘境”乡村振兴示范区经验。
这是我首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在开展实践前我的内心激动又紧张。希望通过此次实践,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牢牢结合,助力乡村振兴,与团队一起共同探索属于乡村的共同富裕密码。
以英雄为榜样,用故事传力量
7月10日,实践团前往临安区高虹镇石门村新四军纪念馆、红色文化体验馆,我们携手高虹镇小学的20余名孩子共学红色知识,共享红色故事,共唱红色歌曲,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回到了那个炮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小朋友们,为什么明明是长满铁锈的鱼钩,却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我知道,是信仰的光”一位小朋友激动地答道,我也不禁陷入沉思:革命先烈改写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让我们一起致敬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说:“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自身党史学习过程中体悟到的红色精神融入到活动的各个环节,以英雄为榜样,用故事传力量,把自己所学所悟,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孩子,以青年之信仰,青春之热情,站在党史学习教育第一线,真正做到了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守好红色根脉,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至7月15日,我随实践团赴石门村调研,三天里,从外石门到里石门,从石门村到汪家坞,我与队员们一起,用脚丈量大地,用心聆听百姓声音。
初到石门村,映入眼帘的是连绵的青山、蓝天、和清流;走近村庄,发现这里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也新建了蕴含石门村文化的新景点;深入村民,感受到的是乡风的文明和民风的淳朴。
曾经的石门村,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驻地,留下了许多革命故事,如今的石门村,新四军纪念馆、红色文化体验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此落地开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当下,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播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功能日益凸现,深入村民,了解发展乡村发展情况,从而更好利用石门村独特资源,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共同富裕密码,是实践团进行此次社会调研的目的。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鲁迅先生曾说:“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我认为用这句话来概括我三天的调研实践再贴切不过。即使在出发前接受了社会学学科老师们的培训,也重温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在真正去实践的路上仍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方言听不懂、访谈思路容易被村民带偏、向一些村里的老人解释问卷选项时难以准确组织语言等。也正是因为“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我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7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