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走出大山,走遍中国,走向世界——那份深山蜡染记忆的笃行
“你们可以走出这里。”
她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大山里苗族妇女的命运,也改变了蜡染技艺的命运。
7月24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赴贵州省丹寨县“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参观蜡染发展历程与制作过程,并有幸对宁航蜡染公司的董事长宁曼丽进行采访。
自然的熏陶
蜡染,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工艺,古称蜡缬。据记载,秦汉间已有蜡染,六朝时开始流行,唐代尤为兴盛。后来,新兴工业代替了传统手工,蜡染工艺在很多地方失传。
贵州丹寨地区多山地,地势险恶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使得当地蜡染工艺得以完整保留。丹寨苗族的女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外婆学画蜡。她们创作的时候不需要底样、直尺、圆规,只一把铜刀,一块土布,再结合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大自然所给予的灵感就能够行云流水般创作出美丽丰富的图案。
不懈的努力
13年前,宁曼丽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蜡染的商机,只身一人来到这个在当时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的县城,她徒步7个多小时,找到了家家户户能做蜡染的村寨,信心满满地和想带着这些苗族妇女到县城做蜡染。失望的是,画娘们很多从未走出过大山,没有一个人愿意跟着她。
而她却毫不放弃,“三顾茅庐”,终于换得画娘们的信任。于是,几个人一起来到县城制作蜡染工艺品并售卖给游客。一个月后,一位画娘领到了900元。她高兴极了,从前打工刷盘子一个月能赚30元,养一头猪才能卖700块,而现在一个月便能赚到这么多钱!可观的经济收入让画娘们逐渐打消了疑虑,她们不再把她当作骗子,纷纷跟随她制作蜡染。
山外的景色
实践队员们来到体验馆的第一层,映入眼帘的就是数十名画娘的朴实面孔。
大山里的画娘们多数没有上过学,也不认识几个字。她们从出生便背负着蜡染使命,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这是便是丹寨女子的一生。活了大半辈子,她们不曾想到,妈妈传下来的手艺竟然还能赚到钱。
工资按件计费,画得多收入也高,画娘忙活一个月下来,能赚两三千元。靠着蜡染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我们跟着宁妈妈干了!”。宁曼丽被画娘们称作宁妈妈。除了制作蜡染,她们还跟着宁妈妈学习古诗、认字,学讲普通话,逐渐改变了长久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
随着事业蒸蒸日上,宁航蜡染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参加比赛、访谈,被邀请授课,开展非遗文化活动……宁曼丽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以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我带他们出去转转,也让他们看看外面世界。” 画娘们走出了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同时也把蜡染技艺带出了大山,带到了所有人的眼前。
最好的时代
“真的很感恩这个时代”,这是宁曼丽在接受实践团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时代赋予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被更多人知道,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精神上去感染人们。
2021年淘宝造物节上,宁航蜡染参展品被评为今年的“天下第一造”,年轻人涌入展台,现场体验蜡染。望着一张张好奇的脸,60多岁的宁曼丽说:“现在的90后00后他们也在关注,也会喜欢这些。年轻人的参与,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和力量,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认知。”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是蜡染技艺得到广泛传播的一个契机,手艺人一代代传承,年轻人一次次传播。蜡染技艺乘着时代的春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画娘们出现在了镜头里,收获了来自大山外的无数赞叹,内心无比自豪。
闪耀的舞台
然而画娘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有一天会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都源于一个名字——成昊。
2016年11月,出生于哈尔滨的38岁设计师成昊,在北京观看了云上丹寨举办的非遗特展——“千年窝妥”主题展。之后,他便对蜡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年,他和设计师朋友到贵州采风,结缘宁航蜡染。
在这里,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彷佛找到了归处。他直言:苗族的服饰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元素值得我去研究一辈子。同行的伙伴里唯有成昊深受感动,留了下来。两个月后,他直接住到了村寨中,埋头于蜡染创作。苗寨画娘们朴实的热情,纯真的笑容,让他爱上了这个地方,他的创作灵感喷涌而出。他想带着这深藏于山野的千年文化,走到国际时尚舞台。
17岁开始就学习裁缝的成昊,沉醉于中国文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用中国文化讲故事的小裁缝,二十年来,他带着中国元素的设计作品,登上世界各大舞台。接触蜡染后,他发现,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通过蜡染,把历史穿在身上,埋在记忆里。画娘们手工绘制的鸟、鱼,似在天上飞水里游,是有情感和温度的,是生活的点滴,是自然的馈赠。蜡染图案富于生命力,有自然的灵动,成昊便将苗族传统图案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为古老的图腾注入新的血液。
2019年年底,宁航蜡染接到了英国伦敦时装周的邀请。他们辗转多个国家,历经半个多月,将36套衣服送上了国际时尚周的舞台,这些来自丹寨的苗族蜡染服饰系列设计服饰,在世界舞台上演了一场传统与时尚的视觉盛宴。
在实践团即将离开工坊时,遇到了一位曾在新加坡留学的年轻人正在学习蜡染,从小接受西方文化的他在第一次看到蜡染时,便被千年窝妥所深深吸引。这里是他的故乡,他立志将中国的东方美学与西方文化相交融,推动像蜡染这样的非遗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传播,是非遗技艺传承发扬的基石,以传播推动传承,这也是实践团此次调研活动的初衷。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正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去传播,去讲好它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从而助推它的传承发扬。把苗族古老而独具魅力的文化从大山中带出,让全世界共享中华民族悠久瑰丽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年轻人的使命与责任。
那一角“窝妥”,可飘扬于世界,可闪烁于流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