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闫子熙 王文博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走出大山,走遍中国,走向世界——那份深山蜡染记忆的笃行

“你们可以走出这里。”

她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大山里苗族妇女的命运,也改变了蜡染技艺的命运。

7月24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赴贵州省丹寨县“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丹寨县宁航蜡染有限公司,参观蜡染发展历程与制作过程,并有幸对宁航蜡染公司的董事长宁曼丽进行采访。

自然的熏陶

蜡染,我国民间传统纺织印染工艺,古称蜡缬。据记载,秦汉间已有蜡染,六朝时开始流行,唐代尤为兴盛。后来,新兴工业代替了传统手工,蜡染工艺在很多地方失传。

贵州丹寨地区多山地,地势险恶交通不便,自然条件使得当地蜡染工艺得以完整保留。丹寨苗族的女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外婆学画蜡。她们创作的时候不需要底样、直尺、圆规,只一把铜刀,一块土布,再结合民族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大自然所给予的灵感就能够行云流水般创作出美丽丰富的图案。

不懈的努力

13年前,宁曼丽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蜡染的商机,只身一人来到这个在当时交通和信息都不发达的县城,她徒步7个多小时,找到了家家户户能做蜡染的村寨,信心满满地和想带着这些苗族妇女到县城做蜡染。失望的是,画娘们很多从未走出过大山,没有一个人愿意跟着她。

而她却毫不放弃,“三顾茅庐”,终于换得画娘们的信任。于是,几个人一起来到县城制作蜡染工艺品并售卖给游客。一个月后,一位画娘领到了900元。她高兴极了,从前打工刷盘子一个月能赚30元,养一头猪才能卖700块,而现在一个月便能赚到这么多钱!可观的经济收入让画娘们逐渐打消了疑虑,她们不再把她当作骗子,纷纷跟随她制作蜡染。

山外的景色

实践队员们来到体验馆的第一层,映入眼帘的就是数十名画娘的朴实面孔。

大山里的画娘们多数没有上过学,也不认识几个字。她们从出生便背负着蜡染使命,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这是便是丹寨女子的一生。活了大半辈子,她们不曾想到,妈妈传下来的手艺竟然还能赚到钱。

工资按件计费,画得多收入也高,画娘忙活一个月下来,能赚两三千元。靠着蜡染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我们跟着宁妈妈干了!”。宁曼丽被画娘们称作宁妈妈。除了制作蜡染,她们还跟着宁妈妈学习古诗、认字,学讲普通话,逐渐改变了长久以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观念。

随着事业蒸蒸日上,宁航蜡染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参加比赛、访谈,被邀请授课,开展非遗文化活动……宁曼丽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以前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我带他们出去转转,也让他们看看外面世界。” 画娘们走出了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同时也把蜡染技艺带出了大山,带到了所有人的眼前。

最好的时代

“真的很感恩这个时代”,这是宁曼丽在接受实践团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时代赋予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水平的提高,更是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被更多人知道,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精神上去感染人们。

2021年淘宝造物节上,宁航蜡染参展品被评为今年的“天下第一造”,年轻人涌入展台,现场体验蜡染。望着一张张好奇的脸,60多岁的宁曼丽说:“现在的90后00后他们也在关注,也会喜欢这些。年轻人的参与,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和力量,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认知。”互联网的传播方式也是蜡染技艺得到广泛传播的一个契机,手艺人一代代传承,年轻人一次次传播。蜡染技艺乘着时代的春风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画娘们出现在了镜头里,收获了来自大山外的无数赞叹,内心无比自豪。

闪耀的舞台

然而画娘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有一天会得到全世界的关注,这都源于一个名字——成昊。

2016年11月,出生于哈尔滨的38岁设计师成昊,在北京观看了云上丹寨举办的非遗特展——“千年窝妥”主题展。之后,他便对蜡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年,他和设计师朋友到贵州采风,结缘宁航蜡染。

在这里,他感到自己的灵魂彷佛找到了归处。他直言:苗族的服饰里面有无穷无尽的元素值得我去研究一辈子。同行的伙伴里唯有成昊深受感动,留了下来。两个月后,他直接住到了村寨中,埋头于蜡染创作。苗寨画娘们朴实的热情,纯真的笑容,让他爱上了这个地方,他的创作灵感喷涌而出。他想带着这深藏于山野的千年文化,走到国际时尚舞台。

17岁开始就学习裁缝的成昊,沉醉于中国文化,他说自己就是一个用中国文化讲故事的小裁缝,二十年来,他带着中国元素的设计作品,登上世界各大舞台。接触蜡染后,他发现,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通过蜡染,把历史穿在身上,埋在记忆里。画娘们手工绘制的鸟、鱼,似在天上飞水里游,是有情感和温度的,是生活的点滴,是自然的馈赠。蜡染图案富于生命力,有自然的灵动,成昊便将苗族传统图案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为古老的图腾注入新的血液。

2019年年底,宁航蜡染接到了英国伦敦时装周的邀请。他们辗转多个国家,历经半个多月,将36套衣服送上了国际时尚周的舞台,这些来自丹寨的苗族蜡染服饰系列设计服饰,在世界舞台上演了一场传统与时尚的视觉盛宴。

在实践团即将离开工坊时,遇到了一位曾在新加坡留学的年轻人正在学习蜡染,从小接受西方文化的他在第一次看到蜡染时,便被千年窝妥所深深吸引。这里是他的故乡,他立志将中国的东方美学与西方文化相交融,推动像蜡染这样的非遗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传播,是非遗技艺传承发扬的基石,以传播推动传承,这也是实践团此次调研活动的初衷。这些优秀的非遗文化正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去传播,去讲好它的故事,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从而助推它的传承发扬。把苗族古老而独具魅力的文化从大山中带出,让全世界共享中华民族悠久瑰丽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年轻人的使命与责任。

那一角“窝妥”,可飘扬于世界,可闪烁于流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5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真挚情感,热烈追求

续支教释青年担当,谱青春华章以梦为马逐梦星河古人云“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几代青年,皆以梦为马,不断探索中国未来,而今天的我们,则选择参加了三下乡实践活动,有机会……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真心相待,热情不减

点滴星光照耀,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也日益便捷。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儿童面临的各种性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我所有,热情如火

打破性沉默,探索真自我,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社会实践领域。以提高儿童性教育普及度为目标,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免受侵害为宗旨,曲……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倾注真诚,燃烧热情

2024年1月27日,凌冽的寒风并不能阻挡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队支教成员的脚步,我们一起来到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杨寨中心小学,以帮助学生提高儿童全面性教育观念、健…… 马晓诺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与梦携手同行,暖心支教我先行

与梦携手同行,爱心支教我先行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孟晓钰)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迹计划实践团队在淄博市淄川区的杨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展一系列支教活动。团队……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

以青春之力,助推教育发展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9日电(通讯员孟晓钰)为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宣传全面性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己。2024年1月29号曲阜师范大…… 孟晓钰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

探索身心之旅,守护儿童成长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8日电(通讯员韩微淇)性教育作为一门涉及个人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课程,正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提高性教育在家长、老师以…… 韩微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

星光照耀,助力孩子们扬帆起航中国青年网淄博1月27日电(通讯员孙颖)2024年1月13日-19日,为进一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对青春期教育和…… 孙颖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向阳花汛期安全知识教育
7月24日,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向阳花爱心会21届全体支教队员在洛阳市伊川县韦村小学开展了汛期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7月20日起,由于冷空气“撞上”高温高湿天气,河南遭遇大范围极端降雨,尤其是郑州市区、中…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乡村振兴宣讲专篇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团队在丹寨长青二小开展公开课教育之“小手拉大手,乡村振兴一起走”乡村振兴宣讲专篇为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巨大成果,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心中树立起投身乡村振兴、反哺家乡建设的…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百年党史宣讲专篇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团队在丹寨长青二小开展公开课教育之“奋斗百年史,启航新征程”百年党史宣讲专篇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了解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在少数民族乡村儿童心…
新南村铁路小镇和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分析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赴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新南村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7号正式全员回合抵达重渡沟新南村。晚上七点与新南村村书记见面,共同商讨了后两天的行程,简单的了解了新南村发展的大致状况和…
小家成就大家
2021年7月20日,携法熠行实践队成员来到洞头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洞头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信访超市)位于遂安花园1-2楼,于2019年12月份正式运行。以“最多跑一次(地)”为理…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你们就叫我宁妈妈吧。”7月24日下午,合肥工业大学赴贵州省丹寨县“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丹寨县宁…
忙里偷闲的一天
为了让忙碌了十多天的学生和老师得到休息,向阳花爱心会夏令营决定在结束时装秀展示活动后之后放假一天。7月27日,凌晨五点的校园里没有了跑早操的身影,只剩下窗外的鸟儿在鸣叫。早上七点支教团队成员们起床…
百家共绘红旗飘,共庆建党一百年
“红色宣讲承薪火,志愿服务献党心”暑期实践团队在2021年7月28日早上七点准时召开晨会,在会议上,团队负责人明确了团队成员今天的任务,小组成员对于接下来要开展的南太湖新区的“春泥计划”进行了一定的讨…
“三维聚焦,共筑志智双扶新道路”实践团:提着“鸟笼”的青年
提着“鸟笼”的青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经济建设脱贫走在贵州省金寨县卡拉村寨,你可以随处看见村民家小院里挂着几只精美鸟笼,院里可能还有位奶奶带着孩童们在熟练的扎鸟笼,因为这里就是远…
故事绘本颂党恩,红色宣讲传薪火 ——龙溪街道红色服务
2021年7月28日星期三,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小小孩童读党史,初心起航颂党恩”暑期实践团队与湖州学院人文学院“红色宣讲传薪火,志愿服务献党心”暑期实践团队一起来到了龙溪街道。两个团队各有各的分工,湖州…